骆宾王续诗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他的诗文写得很好。因参与了徐敬业叛乱活动,被武则天严令通缉,只好换名改姓,躲藏起来。时间一长,人们把他淡忘了。

有一年深秋,诗人宋之问(约656—712)贬官回乡,路经杭州,仰慕西湖景色,乘着皓月明星来到灵隐寺里。眼望楼外飞来穿空乱石,不禁诗兴勃发,于是得两句:“鹫冷郁岧峣,龙宫缫(锁)寂寥”但后面几句,就是续不上,只得在庭前徘徊。苦思冥想多时,仍未续得佳句。

时近深夜,有一老僧走进大殿,为佛像前的长明灯添油,发现宋之问还未入睡,问道“已经打三更了,施主还不入睡,是为哪般?”宋之问便把自己刚才为佛寺题诗的原委,告之老僧。老僧请他将已作的两句再念一遍,随即接口说:“你为何不续这样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老和尚用字绮丽、对仗工整,维妙维肖地描绘了灵隐寺的位置和景色,其诗才之高超,使宋之问极为惊讶。

天刚亮,宋之向整好衣冠,专程去探访,却不知那位老僧躲到哪儿去了。了解内情的和尚说;“这人就是骆宾王啊!”

宋之问向遥天一拜,感叹不已!@*

责任编辑:梁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然不是厚待自己,而是珍惜自己、理解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和责任的意思。因为君王说错话,则人民会跟着仿效;君王做错事, 则人民也会跟着仿效。所以君王如果能清晰的理解自己对人民的影响力,对自己的行为言论,保持慎重的态度,则人民自然也恭敬慎重,这就是敬重自己的意思。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可大有来历,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励学篇》中的诗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识,连皇帝为读书代言呢!那么,皇帝的话准不准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领域,最有趣的作家组合莫过于“酸甜乐府”。一个喜食酸而号酸斋,一个好甜食而号甜斋,恰巧又都擅长散曲创作,因而后人习惯将二人合称。多姿多彩的元曲,就这样增添了几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个风流儒雅、诗情画意的时代,文人辈出,也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有“红杏尚书”之称的宋祁,因为两首诗词,竟然决定了他传奇的命运!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1]说的是元代后期两位以散曲留芳后世的大作家,“乔”即乔吉,“张”便是张可久了。
  • 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要想评选出个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选,在历史上就争议颇多。不过对于谁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无异议,此人正是誉满天下的关汉卿。
  •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来说去,都是绕不过一个“吃”字。说起古代最会吃的名人,恐怕非苏轼莫属。他热爱美食,发明美食,甚至为美食写诗做赋。今天让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肉”,也是出自这位大文豪的手笔。
  • 他以通俗的诗歌引领了一个时代,又以诗歌缔结一朝传奇。他成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标,也成为佛门史载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愿:当佛陀下世时,他要随慈氏下世,经历劫难,成就无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当朝的文笔,在未来世专颂转法轮。
  •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 当年苏辙为了感念巢谷,写下《巢谷传》,说他死于岭南。事到如今,人们很难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过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