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我老公是一家之主,大事他说了算。我是财务大臣,小事由我处理。但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两个人讨论。
财务大臣顾名思义就是负责管理家里财务开支,当然所有理财的事项全由我来亲手操盘,其实,我也想让老公负责,不过他受限于工作场所关系,实在是不很方便。
小的时候,经济状况并不好,“存钱”是我唯一会做的理财工具,学生时代,打工收入就分成三等份,一份负担生活开销;一份存为约会、旅游基金;一份存起来储蓄。
因为妈妈突然生病造成家里的经济困难,让我学习到一件事,那就是身边一定得有急难救助金,这样才能应急,万一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手头才不会什么都没有,而救难金的比例,我会用收入*6个月来计算。
储蓄也不能太大意,往日,我还会一个银行一个银行地去比较储蓄汇率,像是在学生时代,华南银行专门为学生开设的储蓄专户,活存汇率就比一般银行的活存高,虽然只有几十块的利息钱,但积少成多,喝的饮料就有了。
这样的方式一直维持到我和老公步入社会开始,当老公开始受训,有固定收入开始,我们开始接触其他投资工具,最开始接触的就是当时十分夯的“基金”。
选择基金的理由,一方面是投资比例低,国内基金只要3000/每月、国外基金只要5000/每月就可以投资,很适合有固定收入但没有足够金额投资的我们。另一方面,当时基金多方面投资避险的中风险,很吸引我们这种保守型投资的人。
不过,当时我们另外选择了保险与基金结合的“投资型保单”,看中了保险与基金结合的双重好处。记得当时,我也很认真地上网去查了投资型保单与单投资基金的差异性,后来选择了投资型保单,是希望能够再利用投资型保单里多项基金选择标的的投资比例再避险。
坏处当然就是部分资金会被保险公司赚走,每家保险公司的收取手续费与保费都不相同,需要再多比较,甚至于也要好好地认识每家公司所能投资的基金是否足够优良。
当然,在近来的金融风暴,多好的基金也难逃海啸,只能安慰自己,我们是做长期投资的,期待景气市场能够回暖,投下的钱能够在小楚楚长大后,当作他的教育基金。
等我也出了社会,我们俩的收入也增加了,能够支配的投资金额也变多了,我们另外又跟了会,累积储蓄,也开始观望“股市”,但因为是没胆的小散户。多数是观望一些可以分配股利、现金股息的股票,如中钢、台塑等。存到一笔小钱,看到可以利息约可比放在银行高的价钱,我们才入场买。
当然,当股价应声下跌,我也曾叹息可怜,可是,老公常常提醒我,我们是为了长期投资,放在股市领现金股息,别为了那上上下下的股价坏了自己心情,话虽如此,看到资产缩水,当然不免难过。可是,我对长期的基本盘有信心,台湾加油、全世界加油。
这是还没有生楚楚的理财情况,生了楚楚以后,接下来的理财规划又有了一些变化。
过去只有两个人的生活,投资可以追求高风险、高报酬为主,毕竟年轻时能承担的风险较有家庭的时候大。现在为人父母了,风险承担力降低了,也必须更慎选投资工具与方式,楚楚未来的教育基金、养育基金,还有未来购屋的基金,未来会将投资比例稍微调低,将储蓄比例加高。
说起来,我目前的投资都不算是赚钱,但是,不能因此而灰心,要收集更多的理财知识,因为我不理财,财不理我,而网路上有许多提供理财知识的网页,在理财进行前,如果能有更多的资讯建地基,那未来理财的路会更好走。
富联网就是个提供理财资讯平台的网页,包含了理财DIY、超级账房等管理介面,可以自己组合投资,精确精算损益比;也有各类投资工具的讯息和评析,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多念点有关理财方面的知识,反正也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幸福的另一个世界:http://blog.sina.com.tw/cfw0114/
责任编辑: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