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南随笔】民国领袖贬李闯颂洪扬

人气 5
标签:

清末,为推翻满清政权,革命志士服膺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这一口号,无疑是以汉族政权为正统,排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由此,却衍生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令笔者触动的是:民国领袖及民国编印的史书中,对明未闯贼李自成进行批判,而颂扬更残酷、对中华文化摧毁更大的洪杨粤匪建立的大平天国。

这种两极的看法,立足于狭隘的大汉民族主义的思想,认为李自成的造反,攻占京城,导致清兵入关,汉人的攻权丢失;而洪秀全、杨秀清的造反,却是要覆亡满族在中国的政权。

孙中山先生在给刘成寓编著的《大平天国战史》写序时,先是对人们赞扬朱元璋、批评洪秀全不以为然,认为两者都是推翻外族统治,朱元璋胜利,洪秀全败亡,但以成败论英雄不对。

其后说元朝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故汉人的章典制度没有变,而满清窃国二百余年,已没有了汉人的文化,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廉耻道丧,他谴责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不明春秋大义,以汉攻汉,所以太平天国亡。事实上,清朝的统治者比元朝同治者汉化得更彻底,更全面地传承了中华文化。

太平天国战史是当时留日学生刘成寓编著的,实际上是孙中山先生提供资料要他写的,并为他作序。其实早在同盟会的宣言中,就充满了排满思想。宣言中提到:本会以异族潜乱,天地惨黩,民不聊生,负澄清天下之任,使朱明之绪不绝,太平之师不熸,则犹汉家天下,政由已出,张弛自易。就是说要继承明朝的汉人天下,使大平天国的火种不熄灭。

蒋介石先生对洪杨粤贼的作乱和孙先生的看法一致。蒋在《太平天国诗文钞》序中说得很清楚:“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可以看出,蒋的这段话仍然是以汉才人配称皇的思想为出发点。
而在《增补曾胡兵语录注释》的序说:“太平天国之战争,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把自起事至败亡,整整十四年,蹂𨅬中国十七个省,焚毁诸子百家的典藉,买卖、收藏、阅读诸子百家著作都要斩首的太平天国捧为东方第一光荣历史。

假借耶稣基督的名义,把自己说成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弟弟的洪秀全,其所作所为与基督教的教义毫不沾边。太平军所到之处,烧、抢、杀、焚毁庙寺,无所不为。所谓“男子皆兄弟,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更是一派胡话。洪秀全、杨秀清在转战广西时,都各有妻妾四十六人。在南京定都时,天王有妃嫔八十八人,连侍女有一千多人。同时代的咸丰皇帝,有名分的妃嫔仅有十八人。天王或东王,动不动就把侍女剜目、割乳、点天灯,荒淫残酷之极。

而对待这样摧残中华文化道统的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订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真是匪夷所思!

责任编辑:泽霖

相关新闻
《台湾传统周》特别活动
“台湾文化展:印象台北”赞助票开始售票!
荣光会2025年春季联谊 情谊深长 表演精彩
乔州沃尔玛枪击案致二死三伤,枪手身份确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