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带孩子去科技馆玩了会儿,小家伙最感兴趣的是水池。
我们给穿上科技馆备好的防水服,然后就由着孩子自己折腾。小家伙开心得从这头跑到那头,一会儿摸摸水面上浮的小黄鸭,一会儿碰碰小喷泉喷出的水柱,一会儿整整拦截水流的“大坝”。
玩到最后,孩子开始用舀子盛水、倒水。我坐在旁边看,发现那舀子其实和筛子差不多,底上都是小孔。所以,小家伙每次盛起水来,还不等往外倒,水已经漏得差不多了。这眼前的一幕,不正是“竹篮打水”吗?
不过,不知孩子是没意识到,还是根本不在意,还在笑呵呵地玩。一次次徒劳地盛水,却毫不烦躁失望,而且一玩就是半小时。科技馆要关门了,我们才离开。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竹篮打水这样的事对成人而言是毫无意义、愚蠢的,对孩子却是无所谓,甚至还蛮有乐趣。最主要的区别便是成人更现实,更看重结果,而孩子享受的却是过程吧。
有时候,少考虑一下结果,多关注过程中每一步怎么走好,也许会更好。倒不是主张不计后果乱来或者明知不可而强为,而是说少一些对结果如何的牵念,静下心更专注地做好点点滴滴。就算结局在我们控制之外,就算结局不如意,但也已经问心无愧,那竹篮打水也不全是悲哀了吧?@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