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5年11月17日讯】最近,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的某位专家在媒体上发文称,经他们研究得出的《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95.3%的人不会喝水,65.9%的人直到渴了才喝水,只有不到5%的人有定时定量规律饮水的好习惯。尽管他最终将话题的关键落在了“安全”二字上,然而,在他看来,“自来水烧开是安全的”、“对水的关注只停留在安全性上,这还不够”、“有经济条件的人,应从安全水上升到健康水”。
几句看似“好心的提醒”却三下五除二的将中国人饮水的关键问题抛至九霄云外。如果说,有经济条件的人不仅能喝到“安全水”,甚至可以提升到喝“健康水”,那么中国为数众多的没有经济条件的人又该如何喝水呢?如果说,水龙头出来的自来水烧开后就能放心喝,那么家家户户每个月的账单中为何都要长期增设着“买水”这一项?如果对水的关注不该仅限于安全问题,那么到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会比“安全”更值得探讨呢?
显然,中国饮用水不达标、不安全的现状根本就不会因为专家的混淆视听而变得模糊不清。所有饮水的中国人都非常清楚,水质的优良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唯一、关键因素。然而,有意思的是,对饮用水安全问题该负重责的官员以及为其站台的专家们,他们不但认为自来水的安全问题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甚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问题,且还将如今中国人身体不健康的状态归因于个人“不会喝水”,没有“规律饮水的好习惯”。言论如此奇葩,也只是更加暴露了他们想要推卸责任的嫌疑。
还记得2014年在甘肃兰州发生的那次足以震惊世界的水污染事件。由于当地自来水一个月以来持续出现刺鼻的异味,因此在官方一拖再拖的后续检测中才被发现,是苯超标所致。而自来水中苯含量超过国家标准20倍的肇因,则在于几年前当地石油化工公司发生爆炸,“34吨化学物质渗入地下,污染了兰州市自来水厂用于取水的管线”。很明显,这应该与当地有关部门管理疏漏、监管不力直接相关。如果按照饮水专家所说,“任何时候水杯里都有水,每天至少保证喝够八杯水”,那么兰州市民恐怕个个都要躺在医院里了。
仅从这一次的水污染事件中,我们至少能深刻理解这样一个道理,那便是再好的饮水习惯,也要以水质的安全、无害为首要前提。事实上,相对于被人为排放进多种化学物质的水源,洁净、无污染的水在口感上也会让人觉得更加甘醇、清冽。这样的水不仅人们爱喝,即便只能喝上一口,也是对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水污染事件绝非仅兰州这一例。
除了各地频频爆发的水污染事件之外,中国的江河湖泊等自然水源的污染也尤为严重。早在2005年时,官方就有资料显示,中国大陆的七大水系,有一半以上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另有数据指出,全中国大陆河流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处于“高污染”状态。2013年,国土资源部的报告也证实,中国大陆59.6%(约3/5)的水已经中度、甚至严重受到污染,较2012年的57.4%进一步恶化。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调查发现,中国每年有1.9亿人因为水污染而出现健康危机。除此之外,坊间也一直流传着“癌症村”、“七彩河”、“南方有水皆污,北方有河皆干”、“长江恐变‘一江死水’”等触目惊心的名词和说法。
无论是调查得出的数据,还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惨烈事实,都能让人深刻的感触到,中国由水而引发的健康危机,根本就不是因为个人的习惯不好或喝水不够所致,而是由于官方大兴土木、制造“重工业大跃进”的同时,却无视对废水、污水的处理,使其肆意排放、污染水源所衍生,且日积月累、逐步升级。时至今日,中国人变得不会喝水、不想喝水、不敢喝水,这其中的难言之隐是否全该指向长久以来,无干净水、安全水可喝的悲惨现实?
正如有人在听到“不会喝水”的批评时所回应的那样,雾霾肆虐之时,中国人是连怎么呼吸都不会的。如果说,喝水如同呼吸一样,不过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那么,致使中国人丧失“喝水”这一本能的肇始之因到底是什么呢?而连人活着的基本诉求、生存本能都要去剥夺与扼杀的始作俑者又究竟是怎样的穷凶极恶之徒?大家或许都心知肚明。
责任编辑: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