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土壤逾三成劣化 人类生存临危

人气 68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0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许嘉麟台湾报导)2013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此外,联合国已指定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让土壤议题获得更多关注。专家也将倡议让土壤议题进入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

人类文明起源自丰沃大地

“农业是延续人类生命的产业,而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中兴大学土壤环境科学系曾国珍表示,从历史显示,目前世界上众多古文明的发源,都来自于冲积平原、河流流域,在这样肥沃的土地上,丰富的粮食,人口聚积,使得文明逐步发展。但社会发展至今,人口不断增加,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超过90亿,自然资源持续被开发、消耗,土壤退化、流失、沙尘暴等包括气候变迁在内的种种原因,使得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连带影响食物产量、植物物种变化及动物迁徙。

生命三要素 土壤、水、空气

土壤、水、空气是构成生命的三要素,其中又以土壤最为复杂,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资源,至少有1/4存在于土壤中,土壤除了供应洁净水资源,在抵御洪水、干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众多动物的栖所、植物生长所需的介质及养分来源,更重要的是,生态系中的碳、氮、氧等众多元素以及动植物所依赖的主要养分,都需要经过土壤进行完整的循环。

气候的变化也与土壤息息相关,相同的枯枝落叶,若能以有机质的方式进入土壤中,由于有机质腐化速度慢,就等于把这些碳存在土里,而不适当的土壤管理方法,就会使大量的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暖化加剧;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表示,以欧洲土壤为例,每释放出0.1%的碳,等同于每年1亿辆车的全年排放量;自19世纪以来,土地利用更导致土壤中约60%的碳储量和植被丧失。保护和管理富含有机碳的土壤成为当务之急。

土壤一旦被污染 难以恢复

土壤如果受到污染,不是简单的过滤、化学处理就可以恢复,随着社会活动发展,人类制造的污染越来越多,土壤常默默地为人类承担各种重金属、农药、过量肥料、化学药剂等,全球土壤已有1/3因侵蚀、酸化、都市化、养分耗尽和化学污染等因素而劣化,没有土壤,地球上的生命无法延续;几千年或几万年才生成的珍贵土壤,一旦遭受破坏,更非人类有限生命周期内可恢复,土壤举足轻重,但却也容易被忽视。

FAO在2011年发起“全球粮食安全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土壤伙伴关系”活动,希望借此提高公众保护土壤的意识,并影响决策者行动,保护、改善有限的土壤资源,并遏制土地退化,从而确保我们的后代拥有充足的食物、水、能源。2013年,联合国宣布每年12月5日为世界土壤日,并指定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促进、推动各国为永续土壤管理采取切实行动。FAO官员表示,目前已进行相关计划,包括全球土壤资讯系统等,希望藉由这样的资讯系统,持续追踪土壤资源的状态和改善情况;也希望更多的计划与活动,可以引发公众对于土壤保育的关注。◇

责任编辑:李薇

相关新闻
土壤水污染整治培训  苗县吁踊跃参加
台塑仁武厂污染  环保署请高县加重裁罚
台塑仁武厂  追踪污染源与健检并进
八大名医教排毒:河川与土壤的污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