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4年08月26日讯】吸毒成为娱乐圈时尚追求始于何时?五年前(2009年6月),当歌手满文军夫妇因聚众吸毒被警方抓了现行,从而掀开了娱乐圈毒化现象的冰山一角,以一种充满讽刺的方式宣告禁毒的任重道远。业内人士称,在娱乐圈里,一些艺人吸毒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毒文化”几乎成为娱乐行业发展的畸形伴生品。
娱乐圈为何流行吸毒“找乐子”?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吸毒无疑是一种恶劣的行为,然而在娱乐圈的部分人眼中,这种行为却被贴上了“时尚”、“文化”等光鲜亮丽的标签。随着明星涉毒一次次被曝光,人们不禁追问,为何毒品在娱乐圈屡禁不绝,甚至已形成一种特殊的现象?
据说,在娱乐场所比较多见的便是麻古和冰毒这类兴奋剂类的毒品,娱乐圈的人要想买到毒品,也非常方便,24小时送货,随叫随到,只要加上二三十元的的士费就能送货上门。过去,警方对娱乐场所吸食毒品管得很少,几乎没看到过警方因为顾客吸食毒品而抓人,顾客们在这里即使因为吸毒到不省人事,也没人理会。那些小混混们都是几十颗地将毒品装在口袋里,也没人会上来搜查。除非是因为吸食毒品后,变得很暴力,打架斗殴,闹得很大,警察才会来管管。
的确,明星吸毒已其不是什么新闻。事实上,随着新型毒品的开发、集体性吸毒行为的出现,一种吸毒亚文化已经在娱乐圈内形成——吸毒不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毒瘾,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时尚,一个用来划分是不是同类、是否具有共同审美和生活趣味的标准。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吸毒亚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娱乐圈,而且蔓延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城市青年的集体派对中,吸毒也是他们增进感情与建立认同的交际方式。以前是请客吃饭,现在是请客吸毒,而请客吸毒是最高礼遇。
透过众众悔过名星的自供状,他们吸毒“找乐子”的理由是:
—是寻找灵感。在最初的明星涉毒事件中,不少明星以“通过吸毒寻找灵感”来自我辩解。西方国家不少“先锋”艺术家声称通过毒品的致幻作用,可以让人寻找到艺术创作的灵感和火花。美国六、七十年代有这种亚文化,这个亚文化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在影响今天的亚洲。
二是追求时尚。娱乐圈大部分是年轻男女,喜欢去夜店这样的场合。这时候有人拿出这些东西(毒品),说这是最近最流行的东西,一些意志力不强的人难免就会上钩。一些二、三线的艺人因为担心被嘲笑“不时尚”而吸食毒品。
三是缓解身心压力。为了改善自闭的倾向“追求温暖的感觉”,同时也是解决自己嗜睡的问题,演员可能需要连续几天通宵拍戏、录音,在新片、新唱片宣传时要马不停蹄地赶通告、参加各种活动,身体和心理的确会很疲劳。有些人就会借此宣扬新型毒品提神、缓解压力.
四是适应社交“潜规则”。比如一个二、三线的艺人被邀请参加聚会,在场的都是一线”大咖”,跟他们一起吸毒,就意味着你被带进了这个圈子,以后就有了更多的机会。业内人士说,“几年前就听说过,几个一线的明星在别墅里聚会,不少人参加,每人都要‘来一口’。”还有的场合下,大家都在“玩”,如果你不吸,毫无疑问会被排斥在“圈子”之外。
五是不少艺人在成名前经历比较坎坷,一旦一夜成名,内心会感到空虚,需要寻求刺激,心理和行为容易进入“失范”状态,受到圈子里“毒文化”的诱惑。
在这个泛娱乐的时代,除了钱外,明星究竟有无自己的信仰?明星们内心的信仰是否缺失?在内心的信仰面前,明星内心到底历经了怎样的锐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在日益浮躁的功利社会,一切都在变,但信仰对我们而言,始终是个无法错过哲思性话题。借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乾坤挪移大法”套用在明星的身上的语境就是:明星怎么可以没有信仰呢?智慧侠认为,娱乐圈的名星们对毒品缺乏定力和抗力,是人生观扭曲的必然结果。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被错误定位后,扭曲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吸毒“找乐子”就成了不二选择。
由于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随着社交媒介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吸毒明星曝光在公众视线。娱乐圈成了名副其实“毒乐圈”。在娱乐圈里,毒品曾一度被作为“时尚”的标志。作为艺人,常心被认为落后于时尚,为了不被时尚抛弃,或者引领时尚,一些艺人会选择这种“玩火”的方式。对于时尚,普通百姓确实不懂,不明白为什么穿成那样叫时尚,也不明白很多所谓时尚元素背后的故事,但是,老百姓清楚的明白,吸毒不仅犯法,更是害人害己。这个,绝对不时尚。如果说艺人是为了时尚而吸毒,这是无法解释更是无法得到原谅的。明星当自律,明星更要守法,这个话题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明星出事似乎有增无减,而且还有升级的趋势。当然,我们不是要求明星去做道德完人、伦理模范,但守住普通人的底线,做个规矩的公民,总不至于也成为高标准、严要求了吧。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