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国对陆光伏企业双反或是好事

人气 7

【大纪元2014年06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宝睿报导)近日,美国商务部再次裁定,对中国出口的光伏企业征收额外进口关税,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或许可以使中国的光伏产业进行合理调整,可能是件好事。

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再征收额外进口关税

《每经网》6月5日报导,6月3日,美国商务部再次裁定,初步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要求对35.2%的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额外进口关税。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声明,初步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补贴幅度为18.56%至35.21%。基于补贴幅度的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对中国进口的上述产品征收相应的保证金。

这是美国继2012年后,第二次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双反。

财经评论人士孙思远早在去年就表示,产能过剩导致大量廉价的中国光伏产品涌入国际市场,行业生态迅速恶化,企业经营步履维艰。向中国征收反倾销税看似损害中国利益,实则保护市场公平和行业生态,不仅有利全球光伏业的复苏,更能够帮助避免尚德式的悲剧再次发生。

江苏光伏企业再受重创

美国商务部声明中称,将对从无锡尚德和其他五家公司进口的太阳能板征收35.21%的初步关税,对从天合光能进口的太阳能板征收18.56%的关税,对从其他中国制造商进口的太阳能板征收26.89%的关税。

报导称,江苏省是光伏产业最大省份,而这次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江苏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说:“江苏光伏企业对美出口最大,所以对江苏光伏打击较大。”

这一次的双反对江苏的光伏企业影响不会低于上次的13亿美元,中国将有20亿至30亿美元光伏产品出口将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美国这次双反可以使中国的光伏产业进行合理调整,督促产品升级与产能调整,从而使得行业往健康方向发展,这或许是一件好事。

《新京报》6月5日报导,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表示,短期内不看好光伏业,中国光伏产业链不流畅,上游制造产能过剩,下游电站建设少,并网问题等仍待解决。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表示,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0%,中国光伏产品以价廉的强大竞争优势席卷北美,美国政府出于保护本国光伏企业的目的对中国光伏企业开展双反调查。

在中共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下,中国光伏企业大肆扩张,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靠着政府的高额补贴,以低于市场价把产品出口到国外,这一做法不仅使行业生态恶化,而企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举步维艰。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中国光伏巨头连崩 赛维LDK太阳能高科面临破产
欧盟47.6%惩罚性关税落地 中国濒危光伏业再遭重击
529家债权人讨债 大陆光伏领军企业尚德遭难
大陆光伏业难脱困境 中共地方政府接盘惹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