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气场随想(上)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5月20日讯】曾几何时,打开媒体,无论浏览政经新闻,还是文艺娱乐,常会看到气场的说法。对于事业有成的人,人气高旺的各界明星,人们也常会说他们的气场真大。现在气场的流行,小到居家摆设,大到婚姻,财运,官运等等。来自东方的气场概念,也成为西方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据介绍,气场泛指环绕在人体周围的能量场。采用特殊的摄影方法拍摄人体,会发现身体周围环绕着有不同的色彩。气场虽然无法用肉眼看到,但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以及内在的修为。根据这三者与内在、外在的互动产生的变化,便能被气场仪测定身体气场的状态和颜色。

当现代媒体热衷气场的说法时,而几千年前的中国,对气的了解会许更让人瞠目结舌。换一下历史的天空,回到古代,尽管没有明确的“气场”这一概念,但有很多和气场说法类似相关的口头用语,比如,人们常说的福气,财气,贵气,正气,煞气,怨气等等。中华文化特别的来源,造就了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

无论哪一种气场都是喜聚不喜散,讲究“藏风聚气”。所以中国古代的达官显贵的卧室通常都很狭小,即使雍正帝的“养心斋”也不过十平米左右。根据风水学的建议,为了养气、保气、聚气,达到富贵安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很多的达官显贵便有意住在狭小的卧室。

从中国民间百姓的口头用语,比如神气,王气,阳气,香气,邪气等等,便可知古人对“气”的认知程度不仅广阔,而且归类深刻。单从这一点,是否可以印证华夏民族因敬天尚德带来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愚昧的迷信和守旧的封建?

当东西方社会的学者专家逐渐热衷青睐研究气场时,是否也可以印证中国古文化对“气”的认知,单这一方面就带有超前穿越的特性?几千年前的中国,如果人们的思想达不到开阔的程度,也就不会对“气”有那么广泛的了解。这说明华夏先辈的思维不仅开阔,而且善于探索。

而奠定他们卓越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正是基于敬天向善,礼贤尚德等传统。而这些传统的思想也在帮助世人远离煞气、恶气,保护人们的福气财气,荫福子孙。

相关新闻
【皇甫容】:威风鼓舞
【皇甫容】:让心摆渡
【皇甫容】勇气的天阶
波音前主管:沉醉在传统文化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