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4年04月06日讯】“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米扎尔•穆罕默德
17世纪,著名的诗人米扎尔•穆罕默德经过阿富汗时,在首都喀布尔留下了这句热情洋溢的诗句。
当时光流逝,战乱纷争笼罩在阿富汗的上空,恐惧,冷漠与麻木也填满了人的内心。因战乱逃离到美国的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以他细腻的笔触,创作了小说《灿烂千阳》,向世界描述残酷的现实中,饱尝战乱纷争,饥饿贫穷的人,以坚韧顽强诠释生命存在的可贵;在饱受悲惨屈辱中,以爱守护希望的辉光,净洁的心愿,犹如照射的灿烂千阳,带给人温暖与震动。
《灿烂千阳》讲述的是私生女玛丽雅姆,十五岁时被迫嫁给不惑之年的鞋匠拉西德,从此过上饱受虐待而又麻木的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长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玛丽雅姆,深陷恐惧怯懦的阴影中。18年后,一个受到过良好教育,而又年轻美丽的少女莱拉,侥幸从炮火中生还后,在拉希德设计的欺骗下,以为失去了爱人,因有身孕不得不嫁给拉希德,成为他的第二个妻子。
胆怯懦弱的玛丽亚姆对莱拉从一开始的敌视,到被莱拉从拉希德的毒打下拯救出来,她从心里慢慢接受了莱拉,并给予她母亲般的呵护。这两个经历截然不同,并成为至亲的女子不但要经受战火带来的困苦和不安,还要忍受拉希德的毒打与虐待。玛丽亚姆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因这真心的爱唤醒了她胆怯麻木的心,也像灿烂的千阳一次又一次照亮了心中的黑暗。尽管社会依旧动乱,生活依旧贫困,但她在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中,逐渐走出生活的阴影。
一次争吵中,残忍的拉希德欲掐死莱拉,在这危急时刻,玛丽雅姆毫不犹豫的将铁锹挥向了拉西德,以自己的最后的力气,把莱拉从拉希德的残暴中拯救了出来。玛丽亚姆让莱拉和爱人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寻找属于他们的幸福。此时此刻,玛丽亚姆觉得用生命换取莱拉的幸福是非常值得的。她觉得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莱拉和她的儿女们给予的,她平静的接受了死亡,平静的淡然离去。一生受尽了悲惨和屈辱的玛丽雅姆,内心深处的坚强,流露的勇气和慈爱,此时此刻也像一束尽情挥洒的阳光。
或许每个布满灰尘的“布卡”(伊斯兰国家妇女的传统服饰)之下,都深深掩盖着一个受伤的灵魂,心碎之后还要继续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悲伤。无尽的痛楚,无尽的辛酸。而能超越这一切,照亮黑暗慰藉创伤的正是来自内心的灿烂千阳。
莱拉和爱人逃亡到巴基斯坦多年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重建了孤儿院。莱拉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希望活下去。面对千疮百孔的大地,没有什么比饱含信心坚持活下去,更能拯救千疮百孔的心。经历现实的种种磨难,莱拉已不会对生活有太多要求,也不会展露自己的悲哀与失望,即使她的梦想遭人嘲笑,即使生活艰辛,但心中的爱与善良始终不曾泯灭。尽管现实的战乱纷争,就像层层的污泥不停堵塞着她的内心,但她的灵魂深处,有着任何人或事都无法摧毁的信念与希望,在艰难的环境中自我拯救。
一部小说能够风靡世界,或许,因他传递的人性深沉厚重,带给人不尽的感叹与共鸣。在了解这部小说时,不同的人或许都能从”灿烂千阳”中看到折射出光芒的字符:爱,善良,希望,坚强……看似走投无路的生活环境,因为爱与善待,折射出的灿烂阳光,让人平静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