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4年03月04日讯】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首都的人民大会堂——又开场了!
昨天下午,是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首局,政协主席俞正声向大会作了长篇工作报告,报告中有三句话成为昨日媒体议论的热点。
积极搭建协商民主平台……平台很必要,宽松和谐的环境更重要,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不”方针,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
呵呵,“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这三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美,但细细琢磨,其中两句话的逻辑,倒是大可商榷的!尽管领袖尊名谓之“正声”,但我看其人发声,倒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天经地义地——声正!
呵呵,不知我以上“讨论”算不算是——“对立”?更不知我以上“批评”又算不算得是——“极端”?
如果新闻检查大剪,对我的“讨论”内容可网开一面,可不以“对立”和“极端”来判定,且又不封我网、不删我帖、不禁我声的话,那就允我将后面的话——继续说下去!
首先讲第一句: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
我想:这个世界上凡脑力健全的成年男人和女人(甚至包括孩童),他们都一定有参加过人类讨论活动的经历吧?但凡讨论,就一定会有多种认识、多类观点、多个声音,多处意见。在这诸多的“多种多类多个多处”中,就铁定会有“对立”的观念——存在并碰撞!这个鉴于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认识,难道会是那么深奥难懂吗?中国的百姓就不明白?中国的政治领袖也不知晓?更不认可?
昨日正声在发声中,希望政协的讨论——“热烈而不对立”?我要问一声:没有对立观点的讨论,还有意义吗?趋同一致的讨论,还有进行的必要吗?难道在讨论中,要么就一致说好?并不能有半点对立的“坏”?要么就一致说坏,并不能有半点对立的“好”?以后在中国的政治戏台上,要么就一律的“红脸”?要么就一律的“黑脸”?这样的“戏”,难道就是我们的政治领袖——所愿意看到的?你们看着就觉得一定有意思?
第二句: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
对此句,我要“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一下观点:赞同!在此不做赘言。
第三句: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呵呵,对此句我又是大不以为然矣!
“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有吗?存在吗?何谓“尖锐”?何又谓“极端”?
百姓对贪官说:我要上网告发你!对百姓而言,可谓“尖锐”!于贪官而论,就是“极端”!因为百姓告发之后,那贪官就有可能身败名裂、家破人衰。这难道不是极端?因此贪官把百姓的告发警示,定性为“极端”,会有什么疑义吗?
贪官对百姓说:你若告发我,我就让你全家不得安宁,让你本人不得好死!(那个英国商人海伍德怎么死的?酒喝多啦?)这对贪官而言,不可不谓之“尖锐”,于百姓而论,难道就不是一种“极端”?
其实这批评的方向,一定是上下并存。问题是领袖口中这个“尖锐”和“极端”认证,谁来核定?谁说了算?上下两层人的定论,能达到“热烈而不对立”?“尖锐而不极端”?“同欢呼、共命运”?
哦,我仿佛看到了现代版的——痴人说梦!
唉,这个国家,怎么近几年从庙堂到江湖,这说话和办事都越来越没有谱儿,越来越不讲逻辑啦!
难道因为我们都在梦中,就不需要讲——逻辑啦?
--转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