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从梁锦松“偷步买车” 看杭州查限牌泄密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2014年03月27日讯】继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地对机动车限购限行之后,杭州也于26日推出了限令。然而杭州限令的推出却饱受争议,说是有人提前走漏了风声。

25日大陆某媒体《杭州限牌前夕网曝新闻通稿 政府:会追查泄漏原因》的文章,称3月25日杭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杭州机动车于3月26日零时起正式限牌。然而,一份与发布会材料一样的“新闻通稿”提前4个小时已在疯传网络,从而引发公众对政府消息被泄的质疑。杭州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陆献德表示,政府工作人员均遵守保密纪律,为何信息会走漏尚不得知,但政府方面会追查消息泄漏的原因。他还解释政府向公众保密的最大原因是限牌“太过敏感”,总结其他已推“限”城市的经验,选择“突然袭击”的方式更为保险。

提到政府消息走漏风声,不禁令人联想到梁锦松“偷步买车”的事件。梁锦松是前大陆著名跳水运动员、奥运会冠军伏明霞的丈夫,前香港财政司司长。他在2003年3月5日发表的《财政预算案》,大幅增加各种税项,如利得税、薪俸税、汽车首次登记税、离境税、博彩税等,以解决高达七百亿港元的财政赤字。其中汽车首次登记税增加幅度更大,更惹争议。不料在3月9日,苹果日报以头版报导梁锦松在宣布加汽车首次登记税前,在1月18日购入一辆凌志房车,但他却没有申报利益,有避税、以权谋私之嫌,将来可能要面对法律诉讼。结果,梁锦松不仅向公众致歉,而且不得不以辞职告终。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杭州市政府推出这个限牌规定是否符合程序呢?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替代限牌的方案?追查泄露者更重要还是追查像梁锦松一样提前买车的高官更重要?还是制定管理新规防止官员利用限牌权利行私舞弊更重要?

限牌,就是限制机动车牌照的意思。首先,机动车限牌是杭州百姓十分关心的,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然而这么一项重大的政策,,本应在采取控制车辆措施之前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但是却被杭州政府“突然袭击”地公布出来。百姓的合法权益,就这样被剥夺了,杭州政府的行为显然违反程序公正原则。

其次,之所以采取机动车限牌措施,按照官方的解释,是机动车污染空气、阻塞交通等原因。其实,要论机动车污染空气,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来检验。让机动车全部停运,如果阴霾依然不散,那显然有比机动车更严重污染大气的罪魁。要论机动车阻塞交通,纽约的汽车比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大城市都要多,可是也没见大陆这般阻塞。可见,还有除了机动车以外的交通阻塞因素。所以,要治理大气污染和道路阻塞,显然只是简单的采取限牌措施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还有,交通运输副局长对追查消息泄密者的表态,无非是在搪塞百姓。因为谁都知道,只有知情的政府官员们才可能是泄密者。所以,杭州政府与其假惺惺地追查泄密者,倒不如追查像梁锦松一样的高官,到底有谁在消息公布之前就已经买了车,捞到了实惠。而当天排队买车至深夜的,甚至一个人当天买了125辆小面包车的人,和那些知情的早就先下手的官员比起来,只能算作后知后觉的人,也不过为4S店贡献一些利润罢了。可见,中共的官员们就是这样处处事事占尽先机以权谋私,凌驾于百姓利益之上的。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完善机动车限牌的管理规定。因为在已经限牌的城市,被限制的只是普通百姓,那些可怜的刚需百姓,成年累月的在网上抽签也很难抽中。相反,政府官员却依然可以透过关系拿到机动车牌照,更有官员利用手中职权,靠出售牌照赚钱,使原本就中签率很低的牌照,更加雪上加霜。

遗憾的是,今天的大陆,无论制定蹩脚的政策,还是利用权力“捷足先登”,还是以权谋私,都是中共官员在作乱。只有等到大陆也能像香港一样处理像梁锦松“偷步买车”的官员们,大陆的百姓才有了希望。

相关新闻
警局长自掏腰包买车票助街友回家
涨价4倍 古巴开放购车玩假的
涉采购弊案  3名国立教授被诉
《江泽民其人》:害死杨尚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