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美版印钞 中日欧恐没对症下药

【大纪元2014年1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综合报导)过去三周来,日本、欧洲和中国等全球三大经济体密集推出各自版本的宽松政策,想效法美国三轮QE(量化宽松)的成功案例,全球股市闻讯皆大涨回应。不过专家担心,由于各国问题不尽相同,这个迟来的印钞计划恐怕没有对症下药。

“安倍经济学”或失效

CNBC新闻网报导,传统上,这种印钞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奇怪的是,美联储(FED)自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祭出三轮QE计划,购债3.5万亿美元成功挽救经济后,物价涨幅竟仍低于2%目标,而且也无明显的工资上涨。

反观日本却一直是印钞失败的前车之鉴。自2001年开始印钞救市后,日本经济始终未能脱离“失落20年”的魔咒。日本近期公布GDP连续两个季度衰退,让安倍首相支持率创下新低,安倍近日宣布解散日本国会并进行重新改选,显示“安倍经济学”所射出的三支箭似乎已到了强弩之末。

《华尔街日报》报导,畅销书《金融列王记》(Lords of Finance)作者艾哈密特(Liaquat Ahamed)认为,日本的问题在于国内经济高度无效率,欧洲的问题在于政策分崩和银行体系脆弱,注入廉价的信贷到经济体系不能解决问题。他们仿效美国,但他们面对的问题并不相同。这个世界太倚赖央行了。

欧洲经济在通缩

在欧洲,10月物价仅上涨0.4%,远低于通胀目标2%,表明经济增长力道虚弱,通缩的警报已然响起。专家称,通缩会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延后购买,因此它不仅是增长的杀手,也比通膨更难对付。

路透社一份最新调查发现,若要让欧洲脱离通缩阴霾,欧洲央行(ECB)当前必须注入约1万亿欧元至金融体系。但由于政治的阻力(特别是德国),使得ECB的降息动作一直投鼠忌器。许多德国民众反对信贷宽松政策,认为那是对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纾困”。

周五,ECB行长德拉吉承诺,由于欧元区通货膨胀“过低”,欧洲央行不排除采取更积极作法,以解救欧元区经济。市场解读,欧洲央行可能推出QE政策。据美联社报导,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预定12月4日召开决策会议,但市场经济师大多预期,欧洲央行要到明年初才会决定加码任何刺激措施。

中国产能过剩 债务沉重

就中国而言,为了刺激经济,中共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投入数万亿美元的资金于兴建道路、铁道、机场、电厂、高楼大厦等基础建设,但现在许多地方已过度建设,大部分国营企业举债建设的项目都无利可图,那些债务很可能成为坏帐。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认为,中共央行周五的降息或许可纾缓大型国营企业的坏帐压力,但对于倚赖影子银行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很难受惠。

香港采购商Essex Manufacturing公司的营运兼财务长鲍姆(Peter Baum)称,中共央行的意外降息显示中国经济的降温快过官方预期,中国制造业的产能严重供过于求。他举例说,他们在中国的工厂过去雇用500~1,000名员工,现在已降到200名。

他还说,人民币兑美元自2004年已升值25%,生产厂商普遍面临成本上升压力。许多工厂的业主因债务问题已计划出售厂房给开发商。但由于房市不好,他们的厂房求售无门,生产的产品也没有需求,他们的债务最终将成为银行或影子金融体系的坏帐。

艾哈密特认为,中国的利率水平相对全球仍旧偏高,但中共央行过去一直不愿轻易降息,担心信贷的水龙头一旦打开会加速中国债务的恶化,让资金流入钢铁和地产等供给过剩的产业,因此只针对特定的关键行业进行注资。《华尔街日报》称,周五的降息显示央行已屈从中共高层的压力。

责任编辑:李玉

相关新闻
美联储结束QE盛宴股市将如何变化?
后QE时代 全球金融动荡加剧
日本QE后遗症 贫富差距恶化
G20峰会达多项共识 承诺提振全球经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