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对朝鲜两种声音 中共内部发生冲突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4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日前朝鲜宣称朝鲜半岛“非战非和”的状态已经结束,朝鲜与韩国关系从现在开始进入战争状态,引发国际关注。朝鲜政权的支持者中共的态度更是国际关注。《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中共内部出现冲突,对朝立场发出两种声音。

华尔街日报4月1日报导说,邓聿文,中共中央党校报纸的一名著名编辑在其一篇评论文章中称,北京开始重新检视它跟邻国关系的迹象。

过去几周几名著名中国学者也做出类似的声音。并呼吁中共降级跟朝鲜的关系,或减少援助和投资。

但是在这篇评论文章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之后很快,邓聿文被所在的《学习时报》停职一个月。对邓聿文的惩罚凸显了中共新领导层对朝的一种声音。

沈丁力是公开支持降级北京跟朝鲜关系的学者之一。他和其他中国国际关系专家说,在决策圈里对于如何重新定义北京跟朝鲜的关系有一场非同寻常公开的辩论。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跟中共军方和安全机构有关系的评论员采取非常不同的立场,他们争论说,为了抗衡美国通过“重返亚太”,北京实际上应该加强跟朝鲜的关系。

北京把最近美国加强它的导弹防御系统并派遣先进轰炸机和战斗机到韩国,视作对直接威胁。

还有分析家说,中共不太可能在朝鲜政策上采取重大改变。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北京也通过支持联合国制裁决议并收紧海关检查放缓边境贸易表达它对朝鲜最近的核试验的不快。

中国海关数字显示,一月份对朝鲜的大米出口下降到零,二月份回升,二月份对朝鲜的原油出口下降到零。现在还不清楚是否这些下降是周期性的,亦或是北京政策决定的结果。

但是即使这些是惩罚性措施,许多分析家说,北京过去也曾经采取这样的步骤—2006年在朝鲜第一次核试验之后—但对朝鲜领导层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朝鲜炮击韩国延坪岛、击沉天安舰等挑衅事件发生时,中共置中国国家形象于不顾,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一味偏袒北韩,北韩才躲过一次次国际制裁。朝鲜利用手中的核武要胁美、日、韩,而何时使用则要听命中共,因为最终操控朝鲜的是中共政权。

此前早有舆论认为, 朝鲜不过是中共豢养的一只门前饿犬,中共的策略是仅提供维持朝鲜体制延续的援助,但是不能“喂饱”,喂饱了可能会“不听话”,只有饿犬才能乖乖听命主子,指哪咬哪。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库斯.诺兰博士研究认为,北京的资金和物资掌握着朝鲜的经济命脉,也影响着朝鲜军方的资金供给。
  
马库斯.诺兰说:“如果北京采取一些比切断石油轻微一些的举动,比如说关闭在中国运营的与军方有关的朝鲜银行,朝鲜的核导弹项目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并不一定会导致朝鲜经济的崩溃。”

责任编辑:姚久仁

相关新闻
中共大米金钱换核试冰毒 朝鲜毒品攻占东三省
【周晓辉】朝鲜制毒贩毒 效仿中共赚黑钱
纽时:美方推断朝鲜核弹燃料或是高浓缩铀
【陈思敏】保利受制裁 朝鲜试“爆”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