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陪妈妈去市里逛商场。公车上人不算多,但已经没有空座位了。
我和妈妈就在窗边的空地上站着聊天。旁边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几岁的小儿子坐着,见我们都站着,就和儿子商量:“你坐到妈妈腿上好不好?把座位让给奶奶坐。”
小孩儿很不乐意,为自己争辩说:“可这是我的座位。”年轻妈妈教育他说:“小孩儿不用单独占个座位的。”小男孩儿还是很不乐意,反驳道:“为什么不能?”
我看得都想笑了,小孩儿不大,倒是把自己当成大人了。妈妈也劝男孩儿的妈妈,说站着不累,让孩子坐着吧。男孩儿的妈妈还是很讲究原则的,反正软硬皆施,把孩子抱到自己腿上,座位让给了妈妈。
妈妈坐下后,连忙从包里取些随身带的糖果送给孩子。男孩儿的妈妈在旁边教育他说,只有帮助过别人,对别人好,才会有这么好的回报。小男孩儿很听话,很礼貌的说声谢谢,然后就去把玩到手的糖果,一点不开心的意思也没有了。
回想刚才他“拒绝”让座的事,他其实并不是要故意刁难,而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大人了。既然别人都可以自己坐个座位,他觉得自己也理由充分。小孩儿好像都容易把自己当大人看,虽然说话行事仍是无比稚嫩,但自我感觉很成熟。
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去看孩子,是这样的感触。不知道多少年后再回顾自己以前的事,会不会也是同样的感觉呢?在时间的轴上,人永远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在事情的当初认为自己已经考虑多成熟,在将来的某天也许还是会发现做得远远不够。
所以,当有什么问题一时无法想通,或者想通了还是无法排解,不妨先放放,不急于下结论,留给将来更成熟的自己来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