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08月03日讯】安徽省东至县官港镇村民杨定国,因性格偏执无法解开心结,自2004年开始,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自囚”家中。八年来,村民们除了偶尔看到,杨定国夜晚出来赊借外,未见其他四人出门,且拒绝别人资助。昨日,《楚天金报》记者走进这个特别的家庭,揭开他们“自囚”八年的生活。
一家人“自囚”家中已有八年
据《楚天金报》报导,宁静的村庄中,一栋房前屋后杂草丛生,且窗户紧闭的三间瓦房格外引人注目,门口未清扫干净的鞭炮纸屑,夹杂着香灰在空中飘舞。杨定国的妻子十多天前因病去世,这个家更多了几份无奈和伤感。
据其哥哥杨建国介绍,弟弟杨定国是一名油漆匠,弟媳两原本勤劳本分,但两人性格比较固执。1994年弟弟在本镇窑厂预订了4100元的红砖,到提货时窑厂倒闭,导致新房没有办法盖,他们一家只好搬到村里仓库里居住。2004年其大儿子杨执政又高考失利,遭受系列打击后,弟弟心结无法解开,从此带着一家人自闭家中,已有八年了。
后来经鉴定,杨定国患有偏执型精神障碍,他的妻子黄美姣患有精神分裂症。受父母影响,大儿子杨执政的情况也不太好。
妻子留下遗言 让孩子走出家门
《楚天金报》记者试着和杨定国交流,但他始终愁眉紧锁,偶尔点个头算是回应,也许是其妻子的去世触动了他,经沟通54岁的他终于开口。
交谈中杨定国称,妻子离去他非常难受。妻子临终遗言说:“我已八年没有回家了,死后要葬回娘家山上,这些年来我们亏欠孩子太多,现在让他们走出这个家还来得及。”杨定国说:“妻子去世后,我也想过让孩子走出这个家门,虽然他们年龄不小了,但缺少社会经验,我还是不放心他们外出,妻子要求葬到娘家山上,按农村习俗我也无法做到。”
孩子们想挣脱束缚心灵的枷锁
据杨定国介绍,大儿子杨执政今年26岁,女儿杨小丽24岁、小儿子杨晓峰22岁,当年三个孩子就读本地中学,于2004年相继辍学。
还想读书吗?就记者的追问,杨小丽脱口而出“想”,顿时眼泪不停的直掉。她告诉记者,自从初二辍学就和哥哥、弟弟一直在家里,每天重复着,做饭、洗衣服、翻课本、背记单词、发呆、偶尔一起聊几句、实在没事就睡觉。
八年来他们一家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饮食也没有规律,有时吃饼干,或面条加上榨菜就算正餐,吃饭时基本都在房间里,就连洗衣服包括晾晒都在屋内,在谈到外界变化,他们摇摇头无从知晓。其大伯杨建国说,他们原来很活泼学习也好,如今他们的思维都停留在八年前。
赊借达到百家 村民们默默帮他
就一家人八年来的生活状况,杨定国坦称,基本都是靠赊借度日,至今欠别人多少自己也没有统计。一次因没有赊借到,一家人二天都没有吃饭。
杨定国说,因欠账太多,虽然他们都没有讨要,但自己心里压力还是非常大,正常都是白天在家,晚上才偶尔出去,但现在已不好意思再去赊借了。
杨定国赊的物品基本都是,面条、鸡蛋、饼干、榨菜等日用品。商店老板仰满东说,他的家庭情况我比较清楚,2008年的一天晚上他来找我时,没有考虑就赊给他550元的东西。
陈镇村开小店的徐大姐仍记得,2009年腊月,在临近中国新年的头一天晚上,杨定国来她家店里赊了150元的蔬菜和猪肉。徐大姐说,他的孩子是无辜的,再说过年了赊一点也是应该的,帮他一家改善一下伙食。对此其哥哥杨建国称,弟弟这些年来,所赊借的户数估计已达到百家了,大家对他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没有向他讨要,是在默默的帮助他。
责任编辑:吴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