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08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飞编译报导)继2011年8月,大连爆发了大规模有碍环保的示威,当局被迫让步后。今年7月2日,高污染的钼铜项目在四川什邡破土动工,引起两万市民抗议示威;7月28日,江苏省启东市一家日企造纸厂,因为废水排海将会引起海洋严重污染,数万民众和学生走上街头抗议。如此的行动在中国各地频发,显示环保意识已在中国植根。
7月28日黎明时,示威者聚集在启东县,至中午,当地政府被攻陷,文件被丢出窗口,市委书记孙建华的衬衫被扒光。孙建华和市长徐峰被民众要求穿上“强烈抵制王子排污”的文化衫
18岁的学生李薇(化名)说:“我们必须动员起来,以保护环境,这是我们的家园。”李薇看上去并不像异见者。她更注重自己的会计学习,社交网络上的朋友以及与姐姐聊天。但是,她站在启东市政府门前进行这场示威,最后演变成了警民冲突。
在启东,当地人抗议一家日本独资的王子造纸厂在一个小型港口附近建立一条污水管道。很多人通过在那里打鱼谋生。这个项目危及他们的生计。李薇在网络论坛上了解到这件事的,感到必须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是这一代的职责,对这一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该工程拥有人王子(Oji)曾声明说污水在被排放入海前将先进行处理,但当地人怀疑这一说法,认为他们没有被告知污染程度的真相。当地医院报告说抗议中有十几人因轻伤就诊,但传言在冲突中有三人遇难。
中共政府对这些示威极为担忧,官方喉舌《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中说:“公众正迅速注意环境问题和他们的权利。”文中指责当地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正确指引公众,而没有指出真正的选择。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环保主义的社会学家杨国斌说,政府的反应是胡锦涛时代的典型模式。政府的反应是典型的“维稳方式”,阻止任何大规模抗议,必要时使用武力。但如果国家强制行为失败了,政府将迅速作出一些让步,以防止事态升级。在所有事件中,他们的反应都很迅速。
环保人士马军表示,由于现在民众更好地了解及更关心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严重的生态代价,抗议污染的示威者人数成倍上升,甚至官方媒体也在强调环境问题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年轻人利用微博来传递信息,人们了解到抗议污染是个人权利,在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地方像中国这样,工业化对这么大一群人口产生如此巨大和直接的影响。
马军说,但公众也难以更好地协调。举行抗议的正式申请被拒绝,唯一被政府容忍的非政府环保组织(NGO)也不愿加入,因为他们想避开任何对抗。在未来我们将必须找到一套机制,在任何新的工业项目成立之前使有关各方进行协商。
在启东市中心的十字路口,示威者的胜利被投放在大型广告屏上反复播出,即政府声明宣布污水项目将被废止。但政府运来了来自全省各地的防暴警察以防万一。数千警察进驻该市,头戴钢盔,挥舞警棍的武警封闭了市中心所有街道。对于从未参加过这种示威的李薇来说,这是一场真实的考验。
李薇很遗憾抗议被打压。她说:“这走得太远了,当地政府办公室被大幅度破坏。这是种浪费,因为政府的钱来自于老百姓。他们拉头发把我们拖走,他们打了一个女孩耳光。”然后她用英语对外国记者说:“我真想对他们骂XXX。”
四川什邡90后学生为了保卫家园喊出:“我们可以牺牲,我们是90后!” 启东市的1万名中学生,发起7月28日集会反对工业废水排入启东海域。90后成长的环境中不许提到“六四”的血腥,这反倒使得这一代年轻人心中不再有恐惧,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责任编辑: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