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06月21日讯】大陆媒体报导,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23岁杭州男生张维加,近日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报导认为,以兴趣为驱动,避开分数、竞赛等“陷阱”,自由、“原生态”地发展是其成长的关键因子。
成长关键因子:自由 “原生态”的发展
大陆官方媒体报导,6月19日报导,正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23岁杭州男生张维加,近日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在与张维加母亲、 中学校长以及他本人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以兴趣为驱动,避开分数、竞赛等“陷阱”,自由、“原生态”地发展是其成长的关键因子。
张维加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人家,母亲是中学老师,父亲是电脑工程师。他没读过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没有择校,就在镇上的普通公办学校就读。
受父亲影响,张维加逐渐显露出对地球物理学科的兴趣。
初中时,他的床边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天,他对母亲说,“妈妈,北极和南极是可以拼起来的。”
母亲回忆说:“我开始不以为然,后来偶然看了电视上播的‘大陆漂移说’,从此我不敢随便否定他了。”
张维加的大部分课程免试
2004年,张维加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绩进入杭州第二中学就读。
开学不到一个月,张维加来到校长叶翠微办公室说:“有些课我能不能不上?我已经自学过了。”
校长于是请张维加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评估后,决定让张维加的大部分课程免试,也没有动员他参加任何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
15岁孩子的论文 浙江教授没有读懂
张维加在高二时写出了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他因此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资格。
叶翠微说:“一个不到15岁的孩子提交的论文,当时在浙江没有教授能在第一时间读懂。”
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
在北京大学本科四年中,张维加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论文7篇。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直升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他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并被成立于1820年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
目前,张维加在从事深空探测和月球探测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郗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