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05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汪文旭采访报道)导言:圣荷西市第四选区市议员朱感生(Kansen Chu)是圣荷西市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市议员,也是华人融入西方主流社会并走入政坛的成功典范。为让新移民与尚不够认识他的华人读者了解他的故事,从中汲取经验,并由此能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美国社会的政治生活,《加州阳光》版采访了朱感生议员。
当我和本报另一位记者走进朱感生议员的办公室时,朱议员正趁着等待秘书引我们进门的几分钟空档时间,吃一点东西。为我们引路的西人女秘书面带歉意地对我们说:朱议员很忙,没有时间吃午饭。朱感生先生也一边让我们就座,一边说:很抱歉,我赶快吃点东西,你们不介意吧。我们连忙还礼说不要紧。平静,持重,务实,这是朱感生给我的第一印像。
从IT精英到圣市最大中餐馆老板
访谈开始,朱感生介绍自己。他在台湾出生,在台北科技大学电子系取得学士学位。1976年,他来到美国留学,与70年代从台湾来美的大多数留学生的经历相似。在洛杉矶附近的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取得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后,当时圣荷西IBM公司在大量雇用工程师,朱感生自1978年起在该公司担任微精设计工程师18年,从此便也在圣荷西落地生根。
朱感生说:“一直到1989年,正好有一个机会,在过去圣荷西的Town & Country,也就是现在的Santana Row,有一个中式餐馆转让。其中有几个股东是我在IBM的同事,他们刚刚开始经营这家南湾最大规模的中国餐馆。”当时由于合伙人太多,管理不够如意,想要转让,于是朱感生买下这家餐馆,与他的太太一同经营,这家餐馆就是当年有名的“海港海鲜酒家”。而从IT工程师到餐馆老板这一角色转变,也正是朱感生人生转折的开始。
结识各界人士 融入主流社会
“当时餐馆有三百多个座位,是南湾最大的一家中国餐馆,加上与西餐馆相比,中餐馆的价格比较划算,很多的非营利组织和民选官员需要筹款的时候,都会到我的餐馆去办宴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认识了很多人,包括议员、主管、州立法会和国会成员等,于是我开始逐渐进入主流社会。我还进入一些非营利组织,如男青年会(YMCA)等进行服务。后来从非营利组织又进入一些政府委任官员的位置。”朱感生后来曾在精神病辅导委员会和成人就业和问题青少年委员会等机构任委员。
朱感生笑着说:“当年早期的留学生对移民美国都有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游子感觉,就是说,大不了回台湾。”后来小孩子慢慢长大了,朱感生发现,自己倒是可以回去,但对小孩子来说,这里就是家了,甚至她们读中文和写中文都有困难,那么一定要在这里帮她们开一个门,扎下根来。再加上“无论作为委任官员还是在非营利组织中,服务的对像都比较狭窄,也不能做一些决定性的议案,只是做一些执行方面的事情,如果我能成为民选官员,就能影响更大范围的群众。”于是,朱感生开始一步步走入美国的政治中来。
初参选 未成但震动圣市各界
相距1989年开始做餐馆十年后,到了1999年,朱感生第一次竞选市议员,当时的竞争对手是圣荷西现在的市长乔可力(Chuck Reed)。朱感生开玩笑说:“所以乔可力今天还怀恨在心。当时他觉得他可以轻松取胜,结果我跟他对选,初选结果他也没有拿到50%的票。照市立的章法,达不到半数票时,得票最多的两个候选人要参加一个复选。”最后,虽然朱感生没有选上,但以一个初涉政坛的华人,迫使经验丰富的西人竞选对手与他进行复选,已令政界、商界和社区等各方吃惊不小。
两年后,朱感生参选圣荷西贝律雅沙联合校区教育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任职四年的校区委员后竞选连任,并再次成功。在任职校区委员期间,朱感生主张提高课程的标准和改善教材,并促进了社区居民对校区会议的参与。
韬光养晦 再蓄经验与人脉 终当选
2005年,朱感生帮助一个在沙加缅度上班的州议员做圣荷西选区的办公室工作,为他在这边的选民服务了两年;然后又到州议会选区的另一个办公室任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朱感生进一步学到了当地政府的运作方式,也认识了更多的人,“最后到选举的时候,完全看人脉。”
随后,乔可力竞选市长并当选,他在市议会的任期还有2007和2008两年。在这种情况下,市议会有权指定一个人代替他在市议会的职位或举行特别选举。市议会最后决定举行特别选举,朱感生参加选举并成功获选,成为圣荷西第四区市议员。
任职市议员的第一年,朱感生提案设立全市绿色大楼建设标准,禁止零售业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现在圣市已正式“禁塑”;另外授权在全市配置自动心脏除颤器。朱感生帮助乔可力把他的两年任期做完,之后又成功当选了自己的第一任市议员,任期从2009年至2012年底。
市议员一般只有两任,现在朱感生的第一任期四年即将结束。故事回顾到这里,朱感生感慨地说:“我从高技术领域,到低技术领域,再到政治领域,是非常大的两次转换。”朱感生将在今年六月竞选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任期。
最欣赏的的人:孙中山
谈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朱感生说,是孙中山先生,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和坚守的“天下为公”思想对自己影响很大。“我常常用他的思想来提醒自己,我们是一个民选的官员,我们在这个社会里是人民的公仆。作为议员,我一定要留一个很好的榜样。步步为营,战战兢兢,不敢有什么差错。”
在任职议员的同时,朱感生身兼各大社区委员会委员,包括圣荷西邻里服务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市交通顾问委员会、金山湾区规划委员会、州城市委员会、水利局委员会等。他还代表市议会负责市飞机场委员会,人权委员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委员会的协调联络工作。他结合社区民众,成立北圣荷西专案组(North San Jose Task Force),对开发北圣荷西作出周详的策划。
朱感生同时还积极为社区和市政服务,他曾参与圣他克拉拉谷大都会青年会,越裔义工基金会,欣欣教育基金会,以及“寻求司法公正加州人”顾问委员会。朱议员也曾任职“展望新美国”董事,以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社区和政府服务。
把美国当家 鼓励更多华人参政
圣荷西是加州最古老的一座城市,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墨西哥属时代,还曾是加州的首府。华人在圣荷西的移民历史有100多年。朱感生是圣荷西市历史上的第一位华人市议员。
朱感生表示,“从政的最初目的,一个是能为更多的人服务。此外,那时候放眼望去,不要说民选官员里没有中国人,连参与有关这些民选官员的集会、筹款等活动的人中都很少看到东方脸孔,参与的力量非常的薄弱。我就想,我一定要努力想办法能够打破这个‘玻璃屋顶’(注:美语中指隐形的障碍或偏见)”
自朱感生进入市议会以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在市议会办公楼中就职的华裔和亚裔助理的数量已是从前的两倍;很多华人居民,即使不住在朱感生负责的区域,只要他们打电话给朱议员,他都会尽力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我希望能服务华人,在适当的时候为华人争取到权益;另外也希望为华人做一个榜样,告诉他们:如果我可以做得到,你们也可以做得到,这是你们应该考虑的一个事业。我是圣荷西第一个华人市议员,但不想也成为最后一个华人市议员。我开了一个门以后,如果没有人进来,也有点可惜,希望后面有人能跟进来。”
访谈的最后,记者笑问朱感生,今天对美国是否还有当年那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客居感觉时,他略微转身,指着旁边一张相片说:“看,我的女儿嫁了一个西人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