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四)母亲比我早认识辛弃疾

山下阿哥

人气 5
标签:

──曾经以为母亲只是一位终年守着土地、守着家人的种田人家,后来慢慢发现她更像一位哲学家。母亲,今年八十五岁,她不识字。

宋朝有一个当官的,是正派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官,可是官位始终不大不小,跟朝廷的关系,也是似近若远。年轻时他志在恢复中原(也就是反攻大陆),最后发现反攻无望,于是五十五岁那年,准备退休了。这时换他儿子紧张了,赶紧修书禀明老爸说:“父啊,您老攒得钱还不够多,买的地还不够广,您就这样退休了,我怎生是好?”

这下惹火了辛弃疾──阿哥我最喜欢的一位南宋大词人。于是大词人写信痛骂儿子:“富贵招危机,你看那都市炒地皮,乡下买土地的,能够长久吗?土地明明是不动产,可是换手之快,却搞成像动产般。”

词人再痛骂儿子:“你只有一张嘴巴,试问吃喝时,一次可以塞进几支汤匙啊 ?”

这是词人写的《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几张匙?》千古名句!

晚餐后,和父母亲在院子聊天。乡人和土地相依紧密,于是某家卖地,某人买田,不管面积大小,都是山脚下的大事。聊到邻居卖了几分地,又是城里来的人买走的,大概不会再用来耕作了,言下不胜可惜。母亲突然冒出一句话:

《土地黄泥格,年年换人客》,我心中大吃一惊,这不是辛弃疾的《千年田换八百主》吗?母亲竟然比我更早认识辛弃疾!是的,田地就是《一格一格》的黄泥土,当然也是黄泥土《隔》出来的。母亲用客语颂出这句话,我没有再求证是《隔》还是《格》,她不识字。我还发现,不管台语,或客语,这两字既押韵,且可互通用。

相关新闻
彭燕:回忆我的母亲和小哥
我的母亲(一)母亲的劳动哲学
我的母亲(二)母亲的处世哲学
我的母亲(三)母亲和她的媳妇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