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温磬感人

人气 32

【大纪元2012年04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良克霖西切斯特市报导)4月22日晚,在西切斯特大学(West Chester University)的马德琳‧温‧阿德勒剧院(The Madeline Wing Adler Theatre)上演了一场温磬感人的“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吸引了数百名中西方观众,以纪念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音乐家之一的马思聪先生。尽管当晚下着大雨,很多人慕名而来,最后连后台上都坐满了观众,还是有很多来晚的因座位不够而不能欣赏这场精彩的音乐会。

宾州州长(Tom Corbett)和西切斯特市市长卡诺琳.咖米特(Carolyn T. Comitta)特为音乐会发来贺信。咖米特市长还宣布今年4月22日为西切斯特市的“马思聪日”。

当晚演出的节目全是马思聪先生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优秀作品,包括合唱曲“美丽的祖国”(1947)和“家乡”(1973)、独唱“唐诗三首”(70年代)、“双小提琴协奏曲”(1983)、钢琴独奏“汉舞三首”(1950)、小提琴独奏“高山组曲”(1973)、“摇篮曲”(1935)、“第四回旋曲”(1983)、“内蒙组曲”(1937)和小提琴齐奏“回旋曲”(1937)、“跳龙灯”(1952)。演出者有“明德合唱团”,小提琴家周晓甫,曾为马思聪学生目前定居新泽西的小提琴家王华翼及数位优秀学生,北卡“杜克大学”音乐系教授顾小梅,毕业于费城克蒂斯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家袁泉,现正在克蒂斯音乐学院进修钢琴的黄若愚,还有来自台湾、在天普大学研究所进修的女高音张倪绮等。


来自台湾的女高音张倪绮在演唱《唐诗三首》。(摄影:良克霖/大纪元)


袁泉(左)和周晓甫(右)在演奏《双小提琴协奏曲》。(摄影:良克霖/大纪元)


曾为马思聪学生的小提琴家王华翼(左一)及他的学生在演奏《回旋曲》。(摄影:良克霖/大纪元)


马思聪先生1912年5月7日出生于广东海丰,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和“小提琴之王”。在巴黎音乐学院完成音乐训练后,马思聪先生于1932年回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思聪创作了二十多首抗日歌曲,领导抗战合唱团在许多场合表演,并灌制录音。这期间他谱出了著名的“内蒙组曲”,其中的“思乡曲”更成了马思聪家喻户晓的代表作。

马思聪在1945年时曾任“台湾交响乐团”的指挥,但他后来选择回到大陆,1950年任“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他于1955年和1958年分别担任第五届萧邦钢琴大赛评委和第一届柴考夫斯基国际比赛小提琴评委的副主席。然而,即使这位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也未能逃脱中共红色暴政的迫害。文化大革命期间,马思聪被红卫兵批斗、羞辱,打得头破血流,逼得马思聪一家选择了逃亡的不归路。最后经香港来美,辗转到费城定居,这期间他曾七度赴台湾演出,并汲取创作灵感。直至1987年5月20日辞世,马思聪先生也未能再回故土演出。当年打动人心的“思乡曲”成了他旅居费城时寂寥心境的写照。

马思聪一生热爱音乐,他留给后人最丰富的遗产也是他的音乐创作。他将中国地方乐风用西方作曲方式表达,成为独树一帜的、更接近中国人的音乐。他的曲作多元,包括小提琴、钢琴、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芭蕾舞曲、合唱、独唱等。

相关新闻
从东方到西方的音乐大师
林辉:音乐家马思聪一家为何逃往美国?
费城将举办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
宾州男子涉嫌刻纳粹标志 特斯拉车主当面对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