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2年04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高紫檀报导)近日,中国大陆多地陆续披露一季度财政收入。受经济不景气影响,数据显示,各地区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大幅回落,而与此同时,各地区政府开始增加收税,积极创收。经济学者认为,这无疑将加重民众与中小企业的负担,给中国经济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中国多地一季度财政收入下滑
仅中共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公共财政收入累计达29976.25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4个百分点。
一季度,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及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的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而薄熙来当政的重庆地方财政收入为706.4亿元,同比增长11.3%;与去年同比增幅大幅回落64.6个百分点。
上海财政收入1103.7亿元,同比增长6.7%;与去年同期增长37.1%相比,增幅回落30.4个百分点;天津一季度一般预算收入412.3亿元,增长30.1%;与去年同比增长42.6%相比,增幅回落12.5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内外交困 增速下降
对于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河北经济学者杨利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显然与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有关。而中国经济增速下降,除了出口下降之外,房地产业在调控力度不断增大之下的萧条,对中国经济造成相当大的冲击。“目前经济运行呈低位状态,大家都预测很不乐观,一季度GDP增速下降也是预料之中。”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创下近3年新低。其中,工业增加值、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总量均出现下降趋势,导致今年一季度关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幅较往年均有所下降。
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一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3021亿元,同比下降49.0%,降幅较上季度扩大14.3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楼市交易冷清,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也出现下降。一季度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减少197亿元,下降17.5%。而与房地产相关的地方小税种契税同比减少105亿元,下降13.6%。
黑龙江经济学者廖诚对大纪元记者说,当前中国经济内外交困,财政收入下降是正常现象。
政府加紧征税 积极创收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一些经济学家不断呼吁,政府应当减税,降低企业经营负担,“放水养鱼”。中共总理温家宝也在“两会”期间称要为中小企业减税。
不过,消息显示,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后,各级政府部门却又铆足了劲征税,以增加财政收入。
据了解,北京财政局向区县下发指令,要想办法创收,改写一季度惨淡的财政收入。上海部分区税务机关,已经开始对资本公积转注册资本征25%税,包括增资溢价部分。自去年武汉国税局在全国最先对网店征税后,河北某国税局也约谈了38家网店主,要求补税。据媒体报导,湖南邵阳市出台企业所得税征收新办法,要求企业按照营业额预缴所得税。
同时,政府非税收收入增速大涨。根据财政部的数据,一季度地方非税收入3472亿元,同比增加1158亿元,增长50.1%。这意味着,企业和民众承担的各种费用大增。
对此,黑龙江经济学者廖诚对大纪元记者说,这是专制国家的规律,调控措施与民主国家正相反。
廖诚表示,民主国家在经济不景气时,只会减税减息,政府减少开支,与企业共度难关。而在专制国家中国是加税,给企业增加更多的负担。政府表面虚报经济增速,掩盖真相美化自己,不考虑民众的感受与实际问题,实际上这对实体经济有害。
而政府增加的税收和收费最后只能转嫁到老百姓和中小企业身上,增加中小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滑坡现象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刘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