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1年09月03日讯】中国又有慈善机构被曝丑闻。据国内媒体披露,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持有的30亿元资金,长年掌控在骨干员工控制的公司手中,用于投资金融、地产甚至放贷,令中国的慈善事业再面临公信危机。
据《南方周末》报导,根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库的排名,河南宋基会2010年末时,资产已近30亿元,在全国两千多家慈善基金会里名列第一,在这个榜单上,河南宋基会已是三连冠,且资产规模爬升速度极为惊人。2008年15亿、2009年是21亿。
作为一个省级慈善机构的河南宋基会,获得的捐赠收入同样高得惊人。其2010年捐赠收入逾10亿元,2009和2008年,河南宋基会分别募得6亿和8亿的善款。
与筹款能力的强大形成反差的是,在公益支出的榜单上,河南宋基会却名落孙山。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也就意味着河南宋基会2010年和2009年的公益开支必须达到4.2亿元和4.8亿元,而实际情况却仅仅只是1.4亿元和8000万元,离规定金额相去甚远。
倘若能筹集很多的钱却没有花出去,不难理解,基金会的账上应该有很多钱。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查阅这三年河南宋基会的资产负债表不难看出,基金会手头的货币资金并不多,2010年末时只有1亿元,2009和2008年末时只有一两千万。
钱到哪里去了?
大量的钱哪里去了?《南方周末》了解到,这些资金流入诸如河南宋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宋基投资)这样的,以现任河南宋基会秘书长张悍东或下属员工们为股东的各种“宋基系”公司,除了进行上文提及的各种投资业务,甚至还有大量资金被用于放贷。
在河南企业界,“宋基放贷,捐款付息”,已是公开秘密。放贷的金额都非常巨大,少则数千万,多则数亿,但其他科目的金额,相对都比较小。最终资金的去向五花八门,涉及房地产、钢铁、电脑网络、商品贸易等诸多领域。
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年公布的一起借款纠纷判决书显示,当地一家企业曾向河南宋基会借贷800万元,为期3个月,作为对价的是,企业需向基金会捐款160多万元,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利息”。
不仅仅是放贷,河南宋基会还涉及房地产领域。报导披露,6年前,河南宋基会承办兴建“郑州新区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获批地16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
但6年来,不但儿童活动中心仍未完工,这片用地更缩水到只剩1/5,其余部分变成一个名为“宋基绿城玉园”的住宅区,内有超过500套豪华住房。
对此,郑东新区管委会7月曾在网上公开解释了“原委”──“原意向单位河南省宋基会,因建设资金短缺,主动提出将西侧部分用地划出,2007年9月,郑州怡商置业有限公司通过摘牌取得西侧用地,目前已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但郑州市国土局等政府网站并没有这块土地当年的公开出让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