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 app - App Store

桑缘

沧海客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十多年前,从波士顿迁到费城,在后院边上有一棵约三呎高的不知名小树,原屋主说是自己长出来的,不喜欢可以拔掉。我想,虽是自生自长,也是一个生命,而且位置和树型都不错,就留下了。松土浇水,朝阳夜露,几年之间,已长成一株亭亭玉立的桑树。枝叶如伞,郁郁葱葱,夏季开始结出小小的桑椹,由白转红变紫,阳光之下,如许多宝石,掩映在翠绿的碧玉间,生意盎然,赏心悦目。去留一念间,毕竟是一种缘分。

我与桑树的缘分,返回一甲子,在家乡儿时故居的后院边上,也有一棵大桑树,枝繁叶茂,如绿云摩天,这是我儿时的天堂。

小伙伴们散坐在枝桠上,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吱吱喳喳地讲着自己幻想的故事,漫无边际地谈天说地,这是我们的一方净土,可以暂时避开纷乱的世界,远离战火硝烟。老桑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妈妈,把我们揽在怀里,微风轻拂桑叶,细语讲述古老的童话。回家时顺便采摘一些桑叶,撒在养蚕的竹扁上,惬意地静看着蚕宝宝们沙沙的进食声,期盼着一簇簇闪闪绸缎光泽的蚕茧,像一片金色银色的梦,辉映着惊喜的眼睛。

世事如过眼云烟,弹指间已过古稀之年,漂泊半个地球,又遇桑树,如久别遇故交。我在桑树上搭建了一个木板平台,可以在树冠里享受绿叶间跳跃的阳光,蓝天下习习的清风,静静地思索大自然的奥秘,体悟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亦悦乎。

桑椹成熟的季节,正是鸟类育雏的时侯,一些知更鸟喜欢在桑树附近筑巢,幼雏主食蠕虫,继而辅以桑椹,以满足多种营养的需求。一天,我在桑树的枝桠之间, 发现了一个编制精巧的鸟巢,里面有四颗湖蓝色的知更鸟蛋,真是一份惊喜、一种机缘。于是我悄悄地观察,用相机记录雏鸟破壳和成长的全过程,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竭力不打扰这些小生灵的正常生活。

在观察中,不但具体地了解了这些小生命的艰辛和勤劳,更惊叹它们的奇异本能。谁都知道,树的本能、鸟的本能是天生的,却不曾细想过,所谓天生,恰恰是造物主赋予的能力。人只能用谦卑的敬畏之心,去体悟神佛的无量功德, 满怀感恩之心,努力寻求返本归真之道。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手术后的疤痕,是一条美丽微笑的纪念章,是我到另一个世界到此一游的证明。提醒我在顺遂时,懂得珍惜,在挫折、低潮、几乎快撑不下去时,懂得面对与承担。
  • 我的母亲是个小学老师,我小时候常听乡里的人说她如何无私的照顾学生。我的婆婆是个高职老师,到现在还常有她的学生们从各地来看望她。所以,不论是自己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还是双方家庭对我的影响,让身为母亲的我,也对三个孩子的教养上坚守着中承传国五千年的文化瑰宝,希望他们能成为有德有守的炎黄子孙。我想,这也是许多母亲对自己的角色的期许吧。
  • 在当今社会,感恩二字似乎已被众多的人们淡忘……。
  • (BBC中文网)四川5.12大地震已三周年。周年祭又让媒体关注川震。就像对待所有的历史大事件一样,记忆、忘却和表现成为贯穿所有活动的主轴。既然人们的记忆、忘却和表现都是有选择的,那么什么该被记住、什么当被忘却、现今如何再现历史就必然成为不同叙述的论争和争夺的对象。现在中国政府官方的大叙述突出的是“灾区感恩”的主题。
  • (大纪元记者孙萍加拿大蒙特利尔采访报导)她叫朱丽叶,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如今是海外一家独立中文周报的发行人。以下是记者请她谈修炼经历的访谈录。
  • 王修,字叔治,三国时魏国北海营陵人,为人大度,非常重义气...
  • 时光流逝,更多的时候,人是无法表达很多情怀的,而某些絮动的抒怀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有书,有音乐,有人生,也有淡淡的感伤……还在的还在,那就好好把握,就要好好继续!
  • 这张饭桌伴随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也伴随了我家族那么长时间。它不仅是家里的餐桌,还时常作为我的书桌伴随我的攻读,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呢。
  • 很多事情都能带来一点点幸福,但是得到的“即时的满足感”也会很快地消失,并使人渴望更多;而感恩所带来的幸福,是更持久的,是可延续的。
  • 一下子又想起自己过往的人生旅途上,曾出现过许多帮助自己而不望回报的陌生人,他们的善举在我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我相信自己会继续努力的将这无私的爱延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老外会看到我们亚洲人的点点光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