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娱乐 城 推荐

感恩何以成为稀缺

无思
font print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两个小学生把学校午餐的鸡腿留给自己的妈妈吃,被老师发现后将此事发到了微博上,引发众多人围观,唏嘘感叹不已。

本来一件小事,何以引起大家如此关注感叹呢?因为在当今的中国大陆,感恩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年轻人,对感恩已经变得陌生。

中华民族历来有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传统。在我们的日常话语系统中,感恩是一个极其普遍的词语,已经溶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文化之中,成为构成我们文明传统的基石之一。恩重如山、恩同再造,说的是恩的份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是感恩的态度;恩断义绝,说的是双方决绝的程度;忘恩负义、恩将仇报,那就是小人的标准形象。唐代陈润《阙题》诗曰:“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写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恩,能让天地为之动容。过去有一个词调名就叫“感恩多”。如果在网路上搜索一下“感恩”,那结果肯定是海量的。

中国虽说没有所谓感恩节,可对于感恩的教育可是古来有之。从《诗经》的“生我父母,哀哀劬劳”、“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到《论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从古话“结草衔环,以恩报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到古诗的“虽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在那些戏词里人们常说,来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恩情,你看感恩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下一生;所谓百善孝为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日夫妻百日恩,其根本都在于感恩……我们的文化中充满了感恩的因素。至于那些感恩的典故,随便翻翻各类典籍,更是不胜枚举俯拾皆是了。

可是中共六十多年持续不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彻底败坏了人们心底的道德观念,使感恩成为稀缺。尤其前些年,讲阶级斗争、阶级觉悟、阶级感情,一切以邪党利益为重,假恶暴大行其道,这些非人性的灌输教育,完全湮灭、变异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感情和关系,从根本上破坏了人应有的生命状态、生活状态。近些年又大肆宣扬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黄赌毒,拼命煽动人的魔性,拼命把人往物化物欲的绝路上拉。整个社会道德以加速度往下滑落。道德没有了,人们不就什么都敢干了?现在的人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只知索取不愿付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得到了以为应当,失去了觉的不公,多少人神共愤的坏事恶事丑事都敢明目张胆的做。正是道德的极度下滑,使人丧失了做人的基本理念,没有了做人的任何底线。没有道德感的人,如何能够有感恩之心呢?

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无怪乎感恩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无怪乎懂得感恩的小学生让人们唏嘘感叹了。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戴兵纽约报导)经过一天的连绵细雨后,纽约梅西百货公司主办的第85届“梅西百货感恩节大游行”11月24日上午9时在鼓乐声中正式开始了。 天气预报曾提到的令人担心的雨和风都没有来,尽管气温只有40多(华氏)度,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家庭来到游行的沿途现场观看,讲各种语言的观众站在寒冷的微风中,引颈翘望为每个经过的气球、造型或是花车、 乐队鼓掌、呼喊、欢笑。
  • 但事实上,一份感恩的情怀是不分国界和种族的。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亲友……生活中的许多的人和事都会激发我们感激的心意。
  • 记得一次和学生家长谈孩子,年轻的妈妈抱怨地说:“我对孩子,心都扒出来了,好吃好穿好玩的,我自己受委屈也得达到孩子满意。你猜那天她来家问我啥,‘妈妈,老师让写感恩妈妈的作文,我写你啥呀?’,给我问得好伤心啊!”我看着在一旁的孩子,一脸的不以为然,我也无语。
  • 感恩节,什么让你最感恩?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对此,记者在感恩节采访了采访了几位旧金山市民,他们在这个节日的感恩纷纭而缤纷。
  • 我们的话题是感恩时节谈感恩,希望您和我们其他观众朋友一起来分享您的心得,什么是“恩”?人为什么要心怀感恩?心怀感恩对我们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 引言:前段时间,美国人听到了太多的负面消息:欧债危机、两党超级委员会的谈判失利、“占领华尔街”运动每天的抱怨……这些消息让美国人感到沉重的压力。但在感恩节之后,所有这些压力都被“黑色星期五”带来的抢购热潮所吞没。
  • 【图片报导】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
  • 感恩节当天,距匹兹堡约10英里的宾州西部城镇—宾夕法尼亚山(Penn Hills)的Eat'n Park餐厅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一只野火鸡撞碎了餐馆的窗户玻璃,跌入餐厅。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离奇!男子一想结婚就会身患绝症,恢复单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师预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会孤老终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