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9月2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8日电)大陆民众科学素质低下,以致于江湖术士张悟本鼓吹的“只吃绿豆、茄子就能治病”,以及道士李一的诈骗案层出不穷。
中国第8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这意味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
“中国青年报”报导,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综合表现为学习科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
科学素质调查是1979年从美国开始的。中国从1992年开始,通过抽样问卷的方法,几乎每隔2年进行1次国民科学素质调查,到今年已经是第8次。
您听说过“酸雨”、“DNA”、“奈米”和“通货膨胀”吗?如果您听说过这些名词,对它们有哪些了解?“地球的中心非常热”、“电子比原子小”、“光速比声速快”、“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婴儿的性别由父亲决定”……您能判断这些观点是对是错吗?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研究员张超指出,判定一个人具不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是由调查所体现的3方面内容决定的: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公民的科技资讯来源,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已经进行了近20年。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的数据,到2010年,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在2007年是2.25%,在2003年是1.98%。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早在1989年,加拿大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就为4%了。1991年,日本的比例为3%,1992年,欧洲共同体的比例为5%。而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高达17%。
与2001年欧盟15国、美国、日本进行比较时,在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瑞典排名第1,中国名列最后。在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上,中国也几乎排名最后。
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中国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依然很低,导致科学素质总体偏低。同时,中国也缺乏专业的科学普及人才。
目前,承担科学普及教育重任的主要是一些科技馆、博物馆,但在大陆农村地区,往往缺乏这样的条件。而许多科学家不仅自己不积极做科普,对于科学传播的心态也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