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零一零年的春天,梨花还没开,苹果却丰收了,是那种每个都被咬了一口的苹果——iPad一夜红遍美国,震动世界。
蘋果电脑的出现,与其说是资讯技术的一次革新,毋宁说是电脑领域的一场文化变革。贾伯斯给世人的贡献不仅是新型的个人化计算工具,而且是挑战权威、让每个人都充分享受到资讯的“民权”,他的成功与其说是机器的成功,不如说是观念的凯旋。贾伯斯给苹果留下的观念遗产使苹果赢得了最忠实的用户,同时也给公司留下动荡的种子。——MBA智库百科
(Getty Images)
冷丁如何成为香饽饽
早年一直被大小PC压着,只在业界被一小撮设计精英捧着的青苹果,为何冷丁(冷不防)成了大众香饽饽?这事让我想起了大陆大名鼎鼎的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二者身世惊人的相似。
郭德纲,由天津起家,西漂北京,忍辱十年,常年票房惨淡,惨到最不忍睹时,几百人的场子,台下仅有粉丝一名。郭不弃,咬碎纲牙咽肚里,背过身掩鼻而泣,扭脸儿就插科打诨,招牌笑脸向观众,全然忘了自己个儿。渐由小名初起忽然一炮而红,继而红得发紫,赚得钵满盘盈。
苹果呢?一九七六年五月,创始人贾伯斯找到本地名叫The Byte Shop的电脑商店店主保罗.泰瑞尔,推销APPLE
I。保罗听了介绍表示可以试着订购五十部,但要在交货时才支付每台五百美元。也难怪,贾伯斯小伙儿那时才二十出头。为了筹备资金,贾伯斯和他的搭档沃兹尼亚克卖了自己各种值钱的东西筹款,包括大众牌爱车和电脑。贾伯斯去找电子分销商Cramer
Electronics订购零件,店铺的信用部经理问贾伯斯如何结账,他说:“我有Byte
Shop订我五十台电脑的订单,货到付款,如果你给我三十天,我就可以把电脑装好,送货给泰瑞尔后再付清账款。”经理当场致电正在外地开会的泰瑞尔后得到证实,惊讶于贾伯斯的坚韧,终于将货赊给了他。贾伯斯、沃兹尼亚克、韦恩三个苹果创始人与两名朋友借用贾伯斯家人的车房日夜不分地装配,并进行马拉松式的测试,终于在到期前交货给泰瑞尔,赚进了第一桶金。
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这期间,苹果虽优点日益升级,但似乎曲高和寡,不被大众关注,用户数量一直平平。公司高层也几起几落,几遇官司,财政上亏亏盈盈。从八十年代起,更是默默看着人群涌向别家PC。
关键在人性
然而造物主是公平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现在看来,上面二者相同的不只是身世,成功还在于他们对人性的观察和研究。郭德纲的粉丝有擦鞋的,扛大个的,当保安的,收废品的……也有教授、学者、名记、老编、老板、官宦。为什么?人性使然。对他的艺术,表面评论是大俗小雅,我的个人评价是掐到了人的麻筋儿。在这个上班像打仗、商场如战场、社会鸡飞狗跳,警笛彻夜惊叫的年头,花四五十块,亲自上北京天桥找老郭一乐,疏解心脏压力,值。
苹果也不例外。在一天到晚不得不与办公室那个累得你眼睛晕眩、腱鞘僵硬、繁琐如外星怪物的冷冰冰工业面孔对脸,再看到苹果,你的心会舒服许多——洁白如玉的皮肤,温柔干净的介面,宁静如夜的陪伴,轻易掌控的操作,赏心悦耳的音响,光滑无缝的滑鼠,气死病毒的安全系统……艺术的含金量超过科技的堆砌。难怪有拥趸说,原来不知道,苹果离得远,一旦拥有,才知何为人性。
郭德纲为什么成功?个性;苹果为什么成功?个性。个性就是人性,而人性一定成功,因为它是人的本性。虽然苹果被多数人品尝晚了点(尤其普通华人),但大器晚成。而晚成必定持久,这是与人性观察成正比的。而当今时代,人们从急功近利和繁琐花哨中,逐渐找到了心情的简洁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从四百九十九美金到八百二十九美金的iPad甫一上市,立即轰动的道理——众里寻他千百度。
人性化的设计,令苹果迷爱不释手。(Getty Images)
上市第一天,美国本土价格的苹果卖了三十万台,一天啊,不是卖大白菜啊!稍后,苹果宣布,五月底以前全球都供不上货,美国电脑黄牛咧开大嘴笑哈哈——随即把网上价格翻着番的炒将上去。
这些都是信号,人们恍然大悟,尤其钱包不鼓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和刚对苹果有点概念的中国中年,敢情苹果才是对我们路子的呀!贵是贵了点,那也得用好的呀,买!于是乎,在世界人民开智之后,近日,苹果市值首破二千一百亿美元,因此有权威断言:苹果超越大哥微软几成定局。而十年前,前者的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5%。
当白苹果长到树尖上
其实,人性化的背后,包含了更高的科技,更多的劳动。早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四日麦金塔(Apple
Macintosh)发布时,就被称为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麦金塔配有全新的革命性作业系统(图形用户介面),其中有易于理解的“trashcan”和“便条”等。五角大楼随即禁止苹果的麦金塔销往共产主义国家。那时的苏联,尚不知麦金塔为何技术。
一九九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贾伯斯在旧金山展示超级电脑Power Macintosh
G4。500MHzG4处理器每秒可运行超过十亿次浮点运算,这一点也因此而被美国政府列为禁运武器类技术。
人性化的产品不高超吗?就像我们大陆人二十年前,有几个明白数码相机为何物?直到有一天,说相机都变傻瓜了,你再看看,人满为患的旅游景点,每天都跟开新闻发布会似的,闪光灯哇哇的。这不是相机人性化的结果吗?可以预计,苹果照着现在的路走下去,要不了多久,再也不用花钱做广告,满街人都扛着白苹果——带着上帝牙印的那个。
我可不敢拿上帝随便开玩笑。我是听到一个传说。
传说苹果公司的标志,是一个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人们认为每个人都被上帝咬过一口,即每个人都有缺陷,但生活正是这样:保有缺陷的才是完美的!因为只有不完美,才能不断进步,更加完美。
这个号称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是苹果电脑的第二个标志,而第一个标志,取自差不多四百年前落在牛顿头顶上的那一个。
四百年前,上帝创造了牛顿,四百年后,苹果没辜负上帝那一口。这样的联想可能还不是很奇特,我们不妨越过表象思考,苹果今天的成功或许是被更神秘的力量推了一把。凡事皆有因缘。
让我们期待长在树尖上的苹果带给我们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