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多伊奇曼(Alan Deutschman)在《创意魔王贾伯斯》(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一书中写道:“贾伯斯拥有非凡的本领,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例如某种电子装置,经过他以故事来包装,就会变得活灵活现。”
我有幸会见许多企业界领袖,但是只有少数人具备这种本领,能够将乏味的主题转化成精彩的品牌故事,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执行长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正是其中一位。钱伯斯登台主讲时,卖的并不是网际网路骨干设备路由器或交换器,而是人与人的连结网络,这种连结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娱乐与学习的方式。
最能激励人心的沟通者都有这样的特质:从内行专业或者寻常平凡的产品中,创造出意义丰富的事物。星巴克(Starbucks)执行长霍华.舒兹(Howard Schultz)卖的不是咖啡,而是工作场所与家庭之间的“第三空间”(the third place)。
理财达人苏丝.欧曼(Suze Orman)卖的不是信托基金与共同基金,而是财务自由的梦想。同样的道理,贾伯斯卖的不是电脑,而是能够发挥人类无限潜力的工具。
各位阅读本书的时候不妨自问:“我卖的到底是什么?”同时要记住:光是产品并不足以鼓舞人心,你必须展现这项产品如何改善生活,才能够博得人们的支持。如果展现过程乐趣洋溢,美不胜收,你还可以让人们成为你的忠实信徒。
读完本书后,各位还会发现贾伯斯怀抱着一股宗教热情,他一心要改变世界,“在宇宙留下印记”。因此各位也必须培养出深厚的使命感,才能够让本书介绍的技巧发挥效用。
如果你对自己要传达的主题热情澎湃,会更容易培养出媲美贾伯斯的吸引力。21岁那年,贾伯斯和史蒂夫.沃兹尼克(Steve Wozniak)共同创办苹果,从此执著于一个愿景:个人电脑运算将改变社会、教育和娱乐。他的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足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每一次的简报中,这股热情表露无遗。
我们都拥有足以驱动生命的热情,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帮助你抓住这股热情,转化为一个无比迷人的故事,让人们加入你的行列,实现你的愿景。无论你卖的是电脑、汽车、金融服务还是环保产品,你都有可能大幅改善顾客的生活。
然而就算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产品,如果没有“品牌信徒”锲而不舍地推广,也是无用武之地。如果你无法让人们关心在意,你的产品永远与成功无缘。你的观众不会关心在意,不会了解,也不会感兴趣。
无聊乏味的事物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千万不要只因为表达方式无法激发观众的想像力,而让一个杰出的构想变成槁木死灰。运用贾伯斯的技巧,瞄准你想要影响的人,打动他们的情感与理智。
接下来,我们要借用贾伯斯为简报开场的口头禅:“我们上路吧!”@(待续)
摘编自 《大家来看贾伯斯:向苹果的表演大师学简报》 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