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报界赤字频报 凸显艰难局面

标签:

【大纪元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宋子呈综合报导)今年将是报界非常非常艰难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报界在经济大萧条中也受了重创,减少了许多广告方面的收入。据CTV消息,他们不得不通过裁员和调整薪金发放以求存活。而有的报纸减少了发行的次数,有的干脆关门大吉了。

报界在2009年惨淡经营的局面可以透过Twitter网站的加拿大媒体解雇(Can Media Lay offs)网页详尽了解。这个网页对遭到媒体行业解雇的人员数目每日都有更新,它把其称为“改变中的加拿大媒体业面面观”。其实更准确的一个说法是,“衰退中的媒体业概貌,特别是报界。”

裁员和重组

早在2009年之前,加拿大和美国以及各个国家的报界已经开始了大幅度的缩小规模。在加拿大,几大新闻媒体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减规模,有些在2009前就开始了。

2008年9月,Canwest 环球传媒集团(Canwest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rp.)减少了560个工作职位,或者说减少了5%的人力。同年12月,太阳传媒(Sun Media)裁减了在加拿大西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600个职位,等于是减少了10%的人力。这两大报业巨头的裁员行动对接下来的报界的惨淡局面做了一个预告。

2009年1月,《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裁减了80个职位,相当于十分之一的人力,以达到减少出版报纸的费用。同月,《蒙特利尔日报》Le Journal de Montreal裁减了250个员工,这些编辑和记者们开设了一个网站RueFrontenac.com,每日对其更新,但是至今他们尚未能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

2009年2月最后一个星期,多伦多星报集团(Torstar Corp)宣布将在属下报纸Hamilton Spectator, Waterloo Region Record和Guelph Mercury裁减64个全职的位置。

2009年3月,多伦多星报集团对位于安省旺市(Vaughan)的印刷工厂裁员60人。这个印刷厂是《多伦多星报》和其他几份报纸的印刷中心。

2009年3月,《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裁减100个职位而且在计划接下来的9个月对非工会会员减薪。四月中旬,开始裁掉数个每周一次的版面。

2009年4月,加通社(the Canadian Press)宣布将裁减8%的员工,接近25个职位。

2009年10月上旬,CBC和《全国邮报》(the National Post)宣布他们的网站内容共享,同时也把CBC的体育新闻资料发给Canwest的报纸。12月下旬,CBC和《全国邮报》决定在2010年的奥运报导中联合行动。

2009年11月下旬,《多伦多星报》透露分包新闻编辑部的编辑工作并且裁减几十份工作期望可以减少每年四百万的费用。同一个星期,《华盛顿邮报》关闭了华盛顿区域外所有的办公室。

关门大吉

在牛年落马的第一个主要媒体是位于丹佛的《落基山新闻》(Rocky Mountain News),在2009年2月27日出版了他们的最后一份报纸,离它的150周年纪念日仅仅有2个月之遥。这份报纸在过去十年曾经四度获得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s),拥有230个编辑。每日的发行量是21万份,星期日是45万7千份。因为它亏损巨大,E.W. Scripps公司不得不把它关闭。

《西雅图邮报》于一八六三年以《西雅图公报》(Seattle Gazette)创刊,已走过一百四十六年的历史,是西雅图历史最悠久,销售量第二的日报。从一九二一年接手经营《西雅图邮报》的赫斯特(Hearst)集团表示,该报两千年起出现营运亏损,二零零八年赔了一千四百万美元。集团老板在二零零九年一月宣布,如果六十天内找不到买主,就会转型成网络版。三月十日期限已届,还是找不到买家,最后只能吹号熄灯。执行总编大卫‧麦坎博(David McCumber)准备雇用20人的编辑部团队,以及20个广告推广员。这份报纸曾经拥有180个员工。

在美国知识份子中间享有声誉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自二零零九年四月起停止印刷版发行,取而代之以网络版报纸和印刷版的周刊。成立刚满一百周年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成为这次金融危机下美国第一家失利的全国性日报。

大型报业集团申请破产

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大报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公司” (Tribune Co.),在一百三十亿美元的债务压力下于二零零八年底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拥有一百六十一年历史的报业巨头旗下有十二家日报和二十三家广播电视台,但因为不敌广告严重下滑与网络媒体的冲击,正式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成为网络普及以来首家申请破产的美国主要报业集团。

《费城问询报》母公司: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三日,美国第三大老字型大小报业集团《费城问询报》(Philadelphia Inquirer)和《费城每日新闻》(Philadelphia Daily News)的母公司──费城报业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同时重组三亿九千万美元的债务。

《芝加哥太阳时报》母公司: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芝加哥太阳时报》母公司太阳时报媒体集团(Sun-Times Media)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自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以来第五家报业集团宣告破产。据该集团向法院递交的声请状,太阳时报媒体集团有四点七九亿美 元资产和八点零一亿美元负债。除母公司外,旗下三十四个相关企业都已或即将申请破产。

前途渺茫

2009年5月初,《全国邮报》宣布夏天停止在星期一发行。总裁保罗‧高德福雷(Paul Godfrey)在写给读者的信中解释说,是为了在“不可预见的经济状况中“削减开支”。

2009年9月,蒙特利尔的《新闻界》(La Presse)警告说,如果它的员工不同意裁减计划,它有可能在12月倒闭。后来,在11月26日它宣布与它的八个工会的最后一个达成了协议。

2009年10月底,Canwest环球传媒集团警告说,如果法院不同意它们把《全国邮报》的经营转到另一个控股公司的话,它就只好让这份报纸结业。

最后这份报纸总算没有结业,但是法院的资料显示,在过去四年中《全国邮报》亏损了六千二百四十万加币,而且欠了它的控股公司Canwest Media一亿三千九百一十万加币。

如何吸引读者?

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得到的总是老掉牙的回应方法。报界面对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如何让报纸挣钱,如何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掏钱买报纸。

费雷德‧昆斯(Fred Kuntz)是《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的前总编,他在2007年总结了报纸模式的改变。他谈到如何“让报纸上印的每个字都值钱”。

他在the Star网站上开了一个专栏,他在专栏上写道:读者需要的是一份“能充满智慧,富有吸引力,而且通俗易懂,导向明朗,可以满足不同的兴趣需求的报纸。”

但是这些提法并不新颖。早在以前,威廉‧兰多斯‧哈尔斯(William Randolph Hearst)就采纳了同样的思路来管理他的报纸。他要求他的报纸编辑们把新闻报导简洁化,因为忙碌的人们根本就无暇浏览长篇大论,这样的读者只在20世纪初期存在,他还要求他的报纸要有最好的绘画和插图,他还会用有新鲜视角的新员工来替换旧员工。

资深记者尼克‧菲尔摩尔(Nick Fillmore)在他为rabble.ca网站撰写的系列评论的第一部分写道,现在的报纸太商业化了,这种行为伤害了他们正在萎缩的读者群。

菲尔摩尔认为,现今的报界需要有小规模的独立的新闻媒体为大众提供新闻报导,独立的报纸也许能有一些商机。

(该文刊登于大纪元报纸加东纪元广角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报业今年第三季广告收入大减28%
难敌报业景气冷  华邮关闭国内最后3分社
报业景气飘摇 华盛顿邮报关闭最后3分社
网路新闻不再免费 英地方报创先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