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节哀顺变”—“变天帐”与陈立夫──我同陈公立夫先生的一段缘

黄河清

人气 26
标签: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8月9日讯】 陈公立夫先生以逾“人瑞”之年仙逝,真是吾乡谚所云“白喜事”了。我从网上得知此讯,不由得回忆起同陈公的一段缘。

1987年,北京章伯钧先生夫人李健生先生去世,我致挽联吊唁,后收到其女章诒和大姊寄来的挽联集复印件。陈公夫妇挽李健生的联语同我的印在一起,且是上下文。我当时寻思,这倒顶巧的。章诒和在电话中说,陈公的挽词还惹了风波,有关部门不让公布,因为,有“节哀顺变”四字。这话不用说现在美国、台湾的人听不懂,就是我在当时,骤一听,也无法理解。后来,仔细一琢磨,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章伯钧是57年中共打得最大的右派分子,死于文革。80年代,章夫人是统战对象,当时,“官”至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死后哀荣,中共给她副部长级的待遇,是要作给人看的。当时政治宽松了些。陈立夫致哀没问题,说“节哀”也没问题,问题出在“顺变”上。

6、70年代,大陆阶级斗争理论甚嚣尘上,时不时可以听到、读到、见到从某地主家、富农家,某国民党将领家,某右派家搜到什么“变天帐”。这些所谓的“变天帐”,可以是一张民国时代的旧照片、几件民国时代的旧衣服、几本民国时代的书籍。保存这些东西,说明怀念过去;怀念过去就是痛恨现在;痛恨现在就是痛恨共产党、就是想“变天”、就是想国民党卷土重来、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现在听来似乎是笑话。当时可是最最正经八百、最最堂堂皇皇的推理与理论。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那就没完没了地斗当事人、教育周边人,“永保红色江山不变色”。要是找出日记、委任状、军刀、匕首什么的,那就死定了。被怀疑或被找到藏有“变天帐”的个人或家庭所受到的折磨,其惨酷,其长期,是非人的,是罄竹难书的。宋朝的岳武穆以“莫须有”三字惨死风波亭。千年后,毛泽东发明的“变天帐”三字,害死了难以数计的善良百姓,使所有前朝留下的官、吏,所有前朝稍有头脸、稍有财产的人,全部生活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担忧和恐惧之中。

说毛泽东是“变天帐”的发明人,有确凿的证据﹕1954年,中共整肃胡风反革命集团,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登载胡风的日记及同友人来往的信件加以批判。毛泽东亲自写编者按,称胡风记“变天帐”,“磨刀霍霍”。这是白纸黑字载诸中共党史的。此后,“变天帐”一词就流传开来,成为中共搞阶级斗争而令家喻户晓的专有名词。始作俑者,毛泽东也!,

陈公立夫先生一大把年纪,说顺了嘴,习惯成自然,人死了,一句“节哀顺变”脱口而出,万没料到,犯了中共之大忌。尤其是在政协办事,唯诺自保的惊弓之鸟,“变天”一词,闻之色变,胆战心惊,还是出于你陈立夫之口,那还得了!“顺变”,变什么?共产党下台,你回来?绕过来,绕过去,合乎逻辑推理。国民党的陈立夫当然不能对共产党大右派老婆的子女说“节哀顺变”了。

历代都有文字狱,不太为奇,只有中共的文字狱,观止矣!前无古人,绝无来者。

我在青少年时,从教科书上认识的陈立夫,是祸国殃民的“四大家族”之一,是杀人不见血的国民党CC特务组织头子,比戴笠还狠且阴。那时,共产党人惧怕他,尚在情理之中。没想到时隔5、60年,陈公以衰迈之身,躲在蕞尔小岛,颐养天年,竟然余威犹在。

70年代,我从先师潘公怀素先生处得知陈公的一些真实情况。先师早年留学德国、日本,返国后曾执教于黄埔军校,认识于右任、张群、蒋介石等国民党元老,同陈公亦有过交往。民国23年,先师赴南昌晋谒蒋介石,同陈公有过倾谈。后来的“新生活运动”,据先师说,发轫于南昌时他同陈公之议。先师长陈公6岁,称陈公为“青年才俊”,誉乃兄果夫先生为“大儒”。“什么‘四大家族’,陈立夫昆仲不治产。”这是先师的原话。我从先师学音律,但尤爱听他谈民国轶事。从此,我对一些原始教条就持怀疑态度了。

90年代初,我来到海外,才知道陈立夫亡命美国时竟靠养鸡为生。共产党撒的谎比天还大。我又在西班牙马德里一友人处看到陈公的字。陈公的字无丝毫锋芒,脱尽人间烟火气,似拙实秀,使我想起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字。两相对照,神似质同。都说字如其人,字如此,人不可能阴狠的。我萌发了向陈公求字之念。我在西班牙给陈公写了封信。信中,我提到先师,提到李健生先生。很快,我就收到了陈公的复示,并附有一条幅。陈公给我的条幅题字从我的名字发挥,其文如下﹕

  │ 河清先生嘱                  
  │                        
  │ 黄河流经西北细沙高原,所挟之沙难望其清,故  
  │ 曰“黄河清而圣人出”。            
  │                        
  │            陈立夫 八十三、七、九、 

我为收到陈公的墨宝而欣喜,致函敬谢。又收到陈公复示,是用钢笔写的,大意是说我在信中提到的民主问题欢迎讨论。惜乎原信在大陆寓所,不能引述。

家父曾在国民党政府做过事,为此吃过不少苦头。他看到陈公赠我之字,也很高兴,拿去裱制,归来时笑谓我曰﹕有人出高价要买这字呢!

1995年,我动了要去台湾拜望陈公之念。我去台湾驻马德里的机构询问如何可去台湾,终因手续繁难,未能成行。现得知陈公仙去,再也无缘得见,无缘亲聆诲导,怅然若失,亦为此生一憾也。

(2001年5月18日于马德里)

〔转载自《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历史话题: 国民党史上八大老 (4/15/2001)    
  • 陈立夫公祭典礼 陈水扁、连战亲临致敬 (4/15/2001)    
  • 陈立夫之丧 明上午公祭 (4/14/2001)    
  • 中国医药学院再起风波 覃应和要求董事会重组 (4/6/2001)    
  • 真由美: 把消灭中医的斗争进行到底 (4/1/2001)    
  • 竹墨飘香牵出跨越世纪的海峡情缘 (3/1/2001)    
  • 陈水扁、吕秀莲悼念陈立夫 (2/9/2001)    
  • 陈立夫病逝 校产之争未止 (2/9/2001)    
  • 走过中国近代史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103岁病逝 (2/8/2001)    
  •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8日晚间病逝 (2/8/2001)    
  • 四大家族陈立夫病危 (12/19/2000)
  • 相关新闻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8日晚间病逝
    走过中国近代史 国民党元老陈立夫103岁病逝
    陈立夫病逝 校产之争未止
    陈水扁、吕秀莲悼念陈立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