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15日讯】 有不少情绪激昂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攻击这攻击那,但除了喊口号外,似乎别无所长。由此想起了辜鸿铭。
辜鸿铭抨击西方,言词犀利,把列强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是,说来也怪,那些帝国主义者,对辜鸿铭反而非常服气。其奥秘无它,就在于辜鸿铭的西学功底。辜鸿铭在批判资本主义时,十分娴熟地运用了“资本主义”的方法,在他的言辞中,严格遵循了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推理和论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无怪西人佩服。
相反,大清还有众多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他们除了对西方人“性如犬羊”乱骂一通外,别无所长。如大学士徐桐,誓不与外国人打交道,当皇帝命令他见外国人时,帝命不得不遵,而信念不可不守,于是,他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见洋人时“以扇遮面”,可谓煞费苦心。但是,以全然不知的态度抨击、对抗外国,其效果不言自明。佩雷菲特描写马戛尔尼访华史实的《两个世界的撞击》,把西方和中国的对话形容为“聋子和瞎子的对话”。一方是聋子,根本听不懂外面世界的声音;另一方则是瞎子,根本看不见中国人的自身存在方式。即使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时至今日,我们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中,辜鸿铭太少,而徐桐一类太多。不光普通百姓如此,政要和学究也如此。那些频频在媒体上风光一番的“国际问题专家”,有几个真正懂得国际问题?
——转自《ABC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