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8月3日讯】 桃芝台风发飙,要一个安居环境的基本需求,为何变得如此困难?在时报文教基金会三日举办“桃芝、逃之-何时还给台湾安居的环境”座谈会,学者专家普遍认为,政府应该尽速划设并公告限制发展地区,民众亦应有危机意识,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不要进入限制发展地区开发;此外,更应建立全方位防灾观念,整合防灾机制才能减少灾害。
这项座谈会系由时报文教基金会执行长余范英策划,中国时报总编辑、时报河川保护小组召集人林圣芬及台大环工所教授、时报河川保护小组顾问于幼华共同主持。邀请行政院政务委员陈锦煌、农委会副主委林国庆、内政部政务次长李逸洋、经济部水利处副处长吴宪雄、行政院灾后重建委员会处长潘明祥、台大教授李鸿源、郭振泰、及东华大学教授徐国士等人进行座谈。
李逸洋坦承,目前政府的预防工作做得不够,而这次灾后如此严重,地方政府应变力不够,中央到地方层级过多,导致执行效果不彰、灾情严重。
郭振泰提出“洪水保险”的观念,他指出,先进国家对土石流、洪水危险区进行长期规划,持续监测高危险区,一旦发生灾变马上动用保险资助,无须再发动赈灾募款。他并指出,在台湾的政治生态下,各县市首长、民意代表尽管不敢忽略治水防洪,但往往在地方利益的考量,只在乎眼前马上可以看得到的结果,结果花了很多钱,盖了一堆不可靠的堤防,完全没有防洪功能。
徐国士指出,从南投到新中横支线,很明显看到台湾土地超限使用,道路过度开发,加上山坡地过度种植槟榔,更加速山河异位。
他并指出,目前各县市开发主导权都集中在首长手中,在地方派系压力下,极可能加重灾害发生。
李鸿源则认为,“政治面”当优先克服。目前县市政府受地方派系左右,中央提拨的经费,地方优先用于派系利益,导致执行能力出了问题,他呼吁重建过去省政府时期的运作协调机制。
行政院政务委员陈锦煌指出,桃芝台风重创台湾程度远超过贺伯台风,其灾后重建费用估计高达二百亿元以上,政府现阶段仍以抢救灾害及安顿灾民工作为主,灾后重建也将陆续展开。
陈锦煌是在民视新闻台“政策百分百”第十九集节目作以上表示。该节目是由中国时报社长黄肇松主持,其他来宾有:农委会林业处长陈溪洲、台大大气系李清胜教授,节目预定今(四)日晚上八时至九时在民视新闻台播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