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8月20日讯】大陆股票市场的猪(朱)市最近又有淋漓尽致的表演﹐但是已经不是如同年初所吹嘘的“一枝独秀”﹐而是满盘尽黑。特别是七月三十日和八月六日两个“黑色星期一”﹐令股市元气大伤﹐第一个黑色星期一深圳﹑上海两地指数跌幅都超过百分之五﹐而第二个星期一深圳的B股跌幅竟达9.78%。加上是一个多星期的连续大跌﹐以致有“雪崩”之说。
去年大陆股市的确一枝独秀﹐至于是不是物有所值﹐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因为金融投机或政治投机的需要﹐都不惜进一步把这个“大好形势”再吹得天花乱坠。而当政者根据某种需要﹐还不惜火上加油﹐颁布利多消息﹐使股市更加失去理性。
今年早些时候在股市掀起的万丈狂澜﹐就是二月十九日证监会宣布开放B股市场给大陆居民用外汇购买﹐使B股应声而涨﹐并且成为全世界注目的焦点。当时投资者意气风发﹐媒体纷纷报导全世界的华人都在集资伺机向B股进军﹔台湾也有六十亿台币准备购买B股。B股市场成了造福全世界的宝库。在B股连创新高﹐直追A股五﹑六十倍的市盈利之后﹐终于后劲不继。六月一日B股的全面开放没有带来刺激﹐七月十三日北京申奥成功也没有使股市上扬﹐摆明是大户利用利多消息出货的格局﹐只有轻信宣传的散户才会上这个当。
当然引发暴跌有它的导火线。一是要整顿经济秩序﹐一是要减持国有股。这些都是中共的政策﹐具体也就是主管金融的朱镕基所发布的政策。猪市的跌市就由此而来。
所谓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抓违规的入市资金。以大陆不规范﹑不健全的金融市场﹐违规资金就像贪官那样到处都是﹐问题只是当局什么时候根据什么需要来开刀而已。朱镕基选择这个时候﹐据称是因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如果不整顿一下﹐把泡沫挤掉﹐外资一进来﹐这些违规资金恐怕都要落入虎口﹐那时就得朱镕基是问了。
所谓减持国有股﹐就是上市的国有企业﹐本来都规定自己要持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股票﹐大概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能流通的只有百分之三﹑四十。但是现在朱镕基下令百分之六﹑七十的股票还可以再减持一成﹐也就是拿到市场上出售﹐增加流通量。
违规资金大约有五千亿人民币﹐主要是银行给企业的信贷基金,须在九月底前撤离股市﹐大批资金要撤离﹐怎可以给它在高价撤离﹐所以大跌是必然的事。而要减持国有股﹐好的方面说﹐是逐步实现私有化的改革措施﹔坏的方面说﹐是进一步在市场集资﹐搜刮股民血汗﹐为无可救药的国企股输血﹐才是这次股灾的最重要原因。
引发这一轮股灾的序幕﹐是七月二十四日深沪股市的暴跌﹐跌幅也超过5%。这次暴跌的原因就是当天有四家新的国有企业上市﹐除了正常的部分股票流通之外﹐他们还一起售出可以减持的一成股票﹐而这一成的股价同新股的发行价一样。不但如此﹐这个发行价还定得很高﹐有的竟达五十倍以上的市盈利﹐这要炒到多少倍才有钱可赚﹖由于引发市场的不满﹐使股市暴跌。就从这个事件就可以看出﹐当局并不是出于“改革”的考虑﹐而是借股市在高位时﹐以“减持”为名﹐让股民接下火棒。而国企股掌握在中共特权阶层手里﹐在股市实现财产的转移﹐把市民的存款通过股市骗到他们手里饱食远飏。
近来﹐中共一再宣传国企的业绩如何好转﹐树立市民的信心﹐甚至将金钱投入以国企为主的股市﹐实际上所谓业绩好转﹐主要就是“以债换股”﹐将国企借银行的坏帐用本企业的股票来抵债﹐这样不但国企可以不用还债﹐还省掉利息的负担﹐业绩自然有进步﹐而银行的坏帐也可以减少了。但是实际上这是账面数字的游戏﹐而银行拥有国企的股权﹐风险却大大增加。因为一旦国企破产﹐就要连累也是股东的银行。因此当局一直为股市制造利多消息﹐对违规资金入市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是希望股市可以一直高企﹐便于国企在市场上集资而苟延残喘。问题是这种效益低下﹑贪官遍地的国企能够维持五十倍的市盈利﹐泡沫的破灭是迟早的事。而这次的“减持”﹐似乎摆明要捞最后一票﹐这种急功近利的手段﹐对股市当然会造成相当的的伤害。
但是既然股市已经做出激烈的反应﹐为免股市崩溃失去集资的功能﹐贪官污吏也断了一条重要的财路﹐因此市场又传出证监会准备出来救市了。于是股市的跌幅收窄。可以预料﹐“猪市”可能从另一种角度表现出来﹐暂停挤压泡沫。但是泡沫是一定要面对的现实﹐如果由良性变为恶性﹐就更难医治。如果拖到朱镕基退休﹐更不知道这个“猪市”会如何演变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