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8月18日讯】轰动全世界达四五个月之久的“学者间谍案”,随着李少民教授返回香港城市大学而落幕了。但是,正像有的戏剧闭幕之后还要加一个“尾声”一样,这出“学者间谍案”落幕之后也有某种尾声,它显示了导演的意旨,也促使人们进一步去思考。本刊记者有鉴于此,特走访已归隐多年之唐教授,恰逢唐教授正与友人余君(退休老报人)议论此事,乃随笔记录,现稍加整理,蒙唐余二位同意,特予发表,或有不确之处,由整理者负责。
“民主墙”上撒野,沾污高等学府
〔记〕今天本来想去采访李少民教授。李教授在电话中表示,如今他已返校,经过五个月的折腾,实在疲劳之至。这件事情既然已经结束,他非常希望好好休息一下,然后恢复正常生活,不再成为新闻焦点。我尊重他的愿望,没有去访问。
但我到城市大学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件事情好像还没有完。学校的“民主墙”上,有一个现象引起我的注意。
“民主墙”上贴满了大字报,许多人都欢迎李教授返回香港,返回学校,也有个别人持不同意见。这倒没有什么奇怪。奇怪的是几乎每一张大字报上都有人用彩色大笔涂写得乱七八糟,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反对李教授返回学校,并用污秽语言进行人身攻击。仔细看看,这些涂鸦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他又不用自己的名字独立写一张大字报,而是躲在背后,专门往别人的大字报上乱抹一通。在高等学府里居然有人在“民主墙”上撒野,实在沾污了城市大学的名声。
〔唐〕这是在“民主墙”上破坏民主。你有意见可以正大光明地表达出来。这样不负责任地侵犯别人表达意见的权利,破坏别人的大字报,是一种违反民主起码规则的行为,应该受到制止。为什么城市大学“民主墙”的主办者听之任之呢?这种破坏行为是损害民主的。
〔余〕看来,事情还没有完。从李教授被“驱逐出境”之日起,香港立刻就有人放出风声,反对他回香港。等他返回香港之后,又有人反对他返回学校。现在他返回学校了,还有人继续纠缠,甚至想挑起事端。恐怕不能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唐〕(找一张报道李返港的报纸)李教授返回香港的第二天,就有一个人跑到城市大学宿舍门口横冲直撞,大喊大叫反对李返回香港,记者给他照像,他慌忙用报纸遮住面孔。他喊叫的好像和本港一位人大代表的调门一样。看样子,好像有点来头。
小动作似曾相识
〔记〕我看这人手中的报纸上面用大笔写的标语,那字体和城市大学“民主墙”上的字完全一样,也许都是他一个人写的。
〔唐〕不排除这种可能。五十多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国内民主空气高涨,学生们组织各种社团,出了许多壁报,都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要求民主,要求和平。结果有人都偷偷地往这些壁报上涂写些谩骂的语言,这明显是国民党当局指使人搞的,可是他们太孤立了,所以不敢正大光明地站出来,只好偷偷摸摸,做点小动作。有同学知道内情,说这是国民党和三青团花钱雇些流氓来干的。这些流氓还时常到校园来寻衅闹事。一个政权,堕落到靠收买流氓来撑门面,那气数也该完了。所以国民党不出三年就被打跑了。
“抓间谍运动”的如意算盘
〔余〕网上早就有人透露,这次中共掀起一个“抓间谍运动”,专门以学者为对象,就是因为“间谍”这个帽子不但可以压住他们不喜欢的人,而且可以吓退援救这些学者的人。以前抓一些异议人士,总是遭到国际压力,这回抓的是“间谍”,国际上就不好说话了。况且学者搞研究要搜集资料,同样这些资料,就可以说是“情报”,要扣上“间谍”的帽子很容易。所以这个决策定了之后,国安部就行动起来了。
〔记〕不过他们把形势估计错了。“间谍”这顶大帽子既没有压住学者,也没有压住外界。李少民被捕的事就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向媒体呼吁,媒体一下子把它曝了光,很快就在全世界掀起了一个营救李少民和其他学者的高潮。光是香港,就有一百多位学者签名,要求江泽民放人。他们知道中共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根本没把“抓间谍”这个新战术放在眼里。
〔余〕美国国会和政府更是没有被“间谍”的帽子吓住。他们知道这种“间谍”的帽子是怎么回事,所以毫不动摇地要求中国放人。因此这场“抓间谍运动”完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只好在全世界舆论和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放人了事。
但是中共当局苦心策划的这场“运动”就这么虎头蛇尾收场,实在于心不甘,所以“尾声”肯定是要有的。
可怜的“尾声”演员
〔唐〕现在这“尾声”只好由香港的演员来演了。只可惜香港的左派演员水平实在太低,一唱就走调,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帮倒忙,未免太煞风景。到城市大学去撒野,这不是给主子丢脸吗?
〔余〕到大学里撒野的,其实也很可怜,他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给“尾声”定调子的,是高等港人:“准许李少民进入香港,就是要把香港变成间谍基地。”这就是高等港人的水平。文化大革命中随便哪个红卫兵,也不会写出这样骇人听闻的大字报。
〔唐〕然而这正是“学者间谍案”尾声的主旋律。我听一位在城大教书的朋友说,城大内部有人反对李教授,就是那位高等港人的高论在城市大学的翻版。这种翻版的高论是:让李教授返校授课,就是让他教学生怎样当间谍。
〔余〕看样子,北京的左派到了香港左派面前,都得甘拜下风了。
〔唐〕按照这种逻辑,李少民教授在城市大学五年,不知培养出多少间谍!而且,我还听说他不光在香港培养“间谍”,还经常去大陆培养“间谍”,因为大陆经常请他去讲学。不过这还都是小事。我的朋友告诉我,去年,中共当局还邀请他给高级干部讲课,这就是说,他还把中共的高级干部培养成“间谍”,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学者寒心,危邦不入
〔余〕把座上客当作阶下囚,共产党居然能做得出来,真教天下志士寒心!怪不得这批学者被抓以后,在全世界华人学者当中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响。中共一方面欢迎海外学者回国,一方面用大刑伺候,给你戴上“间谍”帽子投入监狱。如此背信弃义,人们还敢回去吗?
〔唐〕这倒不奇怪。中共连自己的同志都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抓一些海外学者又算得了什么!不过这次“学者间谍案”确实是中共的一大败笔。他们要搞现代化,然而在资讯流通方面却埋下地雷阵,在学术自由方面,遍布铁丝网,使到中国来的学者终日处于恐怖之中,他们能放开手脚工作吗?能心情舒畅地为改革开放大展宏图吗?这样,吃亏的还不是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港府,城大:聪明决策
〔记〕好在北京当局已经把李教授放了。香港政府在他入境上采取了正确的态度,博得普遍赞扬。城市大学虽然犹豫了一下,也是正确地解决了他返校的问题。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唐〕对!港府和城大都做得很好。这是聪明的决策。如果港府不准他入境,或城大不让他返校,那么,已经落幕的“学者间谍案”便会继续演出,重新成为世界新闻热点,于是港府和城大当局便会代替北京,成为众矢之的。那将是极其愚蠢的决策。
“尾声”的背后
〔余〕可是现在还有“尾声”。那个到城市大学捣乱的,是他个人一时心血来潮,神智丧失呢?还是奉命前来执行任务呢?
〔唐〕两种可能都有。不管哪种可能,这个现象都反映出:第一,有些人不明真象;第二,有人兴犹未尽。相对而言,这两种人里面,不明真象者多一些。因为中共是黑箱作业,黑箱作业的外衣是“国家秘密”。在这个外衣下,当局不论怎样上下其手,都有权自称是合法,不论给对手加上什么罪名,外人都无从置喙,因此这种黑箱作业几乎完全没有公信力。但是另一方面,黑箱作业也会使一些人对受害人产生某种怀疑,最常见的怀疑就是:“国安部怎么不抓别人呢?”
〔余〕是啊!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运用在别的运动里面:反右派运动打出了五十五万右派。“全国有五百多万知识分子,怎么只把这五十多万人打成右派呢?”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和株连的人共有一亿。“全国有八亿人,怎么那七亿人都没事,只这一亿人受到打击呢?”按照这种逻辑,中共的打击,都是正确的,被打击者至少是应受怀疑的。
实践会证明一切
〔唐〕当然,有人要怀疑,那是他的自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事实总会澄清的。我觉得应当看李少民教授的实践。他过去在城市大学教学的实践会证明:他是在教人怎样做间谍,还是在教人怎样研究学问。今后他的教学实践更会证明:他是把城大沾污了,还是提高了城大的学术地位。
〔余〕城市大学的确被沾污了,但沾污者不是一直在城大教书的李教授,而是闯到校园里撒野的人。“民主墙”上的污染,不会给这所高等学府增添什么光彩。
〔唐〕但我相信,这都是短暂的。如同在这个高等学府的花园里有人放了一个臭屁一样,虽然大煞风景,但臭气不会持久,花园里仍然会万紫千红,馨香四溢的。“尾声”毕竟是尾声,怎能有生命力?即使有人兴犹未尽,也不会有观众了,这种丑剧迟早要收摊的。
〔记〕谢谢你们两位的议论。
(八月八日整理)
──原载《动向》杂志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