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8日讯】 中国的知识份子反对专制,那是“欧风美雨”侵蚀了中国之后的事。古代的文人,和现代的知识份子不同,他们不但不反对专制,而且对专制有着莫大的贡献。
历代文人所怕的,不是专制,而是被专制遗忘,怕“英俊沈下僚”。封建文人的使命不是倡导民主,而是维护专制。当执政者剥夺了文人维护专制的权利时,文人就变为隐逸,变为狂放,在酒与性中间找乐子。
到了明代,文人这种维护专制的责任感,由孟子的“民贵君轻”发展为维护帝统,即由维护国家的专制发展为维护皇帝的独裁。不少文人为此献出了生命——靖难献出了方孝孺,夺门献出了于谦,大礼议以及三大案献出的更多的生命和屁股。上千颗脑袋和上万士大夫的沈浮,显示出了明代文人维护帝统的决心和信心。
明代帝王的不争气,倒是反映了专制的没落。他们放着皇帝不好好当,却热衷于当吧台掌柜、流行歌手、戏子、蛐蛐赌徒、木匠、春药迷、斋醮狂。因为此,导致了晚明文人的绝望,于是,文人的狂、痴、癫、疯、病大爆发,使明朝失去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有力的一个政治“增长点”。
有许多人把黄宗羲看作启蒙思想家,实际是极大的误解。黄宗羲不过是设法将维护帝统,还原为民本主义(即民贵君轻)式的专制。
弄清了古代文人与专制的关系,对今天大有益处。因为我们今天有许多反专制的勇士,骨子里还是民本主义在支配,这同真正的民主思潮,完全不是一码事。
——原载《ABC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