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7月29日讯】当部分亲共人士简化台湾经济问题是因为戒急用忍政策所造成时,印度这个到去年为止全国只有四百三十万台个人电脑的国家,已是全世界第二大的软体生产国,而世界银行评估,印度出口的软体,品质、成本等综合指数居世界第一。印度不以其廉价劳力、便宜土地,在传统产业上与开发中国家竞争厮杀,直接走上知识经济产业,并立志在二○○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体生产国,值得台湾深思。
台湾经济转型 应打破大陆热迷思
台湾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个别厂商或许有不得不去中国大陆投资的理由,但台湾不能把自己的定位停留在传统产业层次,“只能”到大陆找第二春,否则将会走上与知识经济背道而驰之路,也看不见台湾未来新经济的企业家。
戒急用忍真的是台湾经济问题的根本吗?世界上虽然只有台湾对大陆有戒急用忍政策,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都已经开放到中国大陆投资,即使在戒急用忍政策下,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金额已占GDP的二%,在总量上,排名世界第一。但部分人士不理会国际景气趋缓的事实,刻意扭曲认为,因为戒急用忍的政策,台湾经济的表现才会差,那么看看和中共有邦交而没有对大陆戒急用忍的国家,经济成长率是否表现比台湾好呢?南韩去年经济成长率八.八%,今年第一季三.七%,掉了五.一个百分点;新加坡去年九.九%,今年第一季四.五%,掉了五.四个百分点;马来西亚去年八.三%,今年第一季三.二%,掉了五.一个百分点:泰国去年四.三%,今年第一季一.九%,掉了二.四个百分点;香港去年一○.五%,今年第一季二.五%,掉八个百分点。台湾去年五.九八%,今年第一季一.○六%,掉了四.九二个百分点。这还没列计各国会更严重走缓的第二季经济数字。
台湾经济严重衰退 非关戒急用忍
可见不管有无戒急用忍,亚洲各国经济成长率都呈现衰退,许多没有戒急用忍的国家,经济成长率下跌幅度甚至超过台湾,台湾也并未因对大陆投资总量世界第一而占到便宜,连香港也呈现衰退。
有些人看到大陆重点城市逐渐现代化,可以二年兴建一条高速公路,认为大陆经济突飞猛进,远远胜过台湾,但事实未必如此。
当中国大陆以复制台湾加工出口区的模式,利用沿海经济特区出口赚取外汇时,印度只花了十年的时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脑软体生产国,印度整体人力素质比不上台湾、大陆,但是,印度并未利用其便宜的劳力、土地,吸引比较低层次制造业到印度投资,反而利用印度既有的优势,成为世界软体业的霸主。
台湾如今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正从传统制造加工出口的经济,转型为高附加价值的知识经济,中国大陆走的是台湾走过的道路,但是,印度却直接走上知识经济,故台湾要发展知识经济产业,印度发展软体工业的模式,值得台湾政府重视。
根据中经院的一份研究指出,一九八九年以后,印度的软体工业才开始快速发展,印度软体工业与服务业年产值,从一九八九年的一.五亿美元,到二○○○年增加到八十三亿美元。外销占印度整体软体业产值的七四.七%,其中六一%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占二三%。而印度的软体公司从一九九六年起协助其他国家解决千禧年电脑问题,就赚了三十亿美元,更加奠定了印度未来全力发展软体工业的决心。
中经院指出,印度虽有十亿人口,但到二○○○年全国却只有四百三十万台个人电脑,平均一千人只有四台,台湾是每一千人一百三十台。印度甚至有四成人口处在贫穷与低知识水准,却能在十年间发展成全世界第二大软体生产国,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成功的数学教育、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与政府政策的引导。
印度数学教育成功 奠定软体工业
中经院表示,印度受过英国统治,知识分子以英语为主要官方语言,且印度重视数学教育,尤其是逻辑方面,而在英语及数学教育的成功,直接、间接促成了资讯工业与软体工业的发展。并从一九九○年起调整科技产业政策,利用加工出口区的概念,大力扶植软体工业,发展软体园区,鼓励印度与外国公司合作,而截至今年五月,印度政府已设立了十五个软体科技园区。
中经院表示,印度这些努力的成果,从一九九○年到二○○○年,软体出口每年成长五成以上,而目前全球按客户要求委外设计的软体开发市场,印度已经占有了二○%的市场,财星杂志一千大公司中,已有二百家公司将软体工程开发及相关服务,交由印度软体公司设计制造。
中经院表示,一九九九年印度软体出口额四○.五亿美元,占印度总出口额的一二.五%,印度政府已经设定,到二○○八年,软体工业出口额度将达五百亿美元,整体软体工业与服务业产值达八百七十亿美元,占总出口的三三%,创造出二百二十万个就业机会。印度总理瓦巴义希望未来十年,印度可以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体研发国及最大出口国。
以印度的成功来看台湾及中国大陆,台湾部分人士近来的大陆热,过度美化中国大陆的投资环境,陶醉在北京申办奥运的美梦中,甚至希望到大陆找回过去光荣,不愿意面对产业结构重心必须由传统产业转向知识产业的现实,无法接受未来的挑战,忽视中国大陆即将入会带来的全面冲击。大陆一旦与世界资本市场经济接轨,不仅本身社会主义经济体如何调整是严峻的考验,区域失衡与农业失业人口也将形成社会问题,加上内部隐藏的财政与金融问题,未来都是大陆的挑战。
发展知识经济 台湾必须取法乎上
再者,印度是民主国家,中国大陆不是;印度的成功是靠人才、教育、环境、政策的配合,并非靠着几个“样版城市”与“伟大的建筑”,如同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是靠着人才、资金、法令、环境与人文等诸多条件的配合,不是靠着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高速公路一样。
台湾已经走过低层次技术加工出口的道路,走向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代工,并逐渐转型为知识经济产业,如何发展知识经济,走在世界经济的领先地位,印度是最好的借镜。
──原载《 工商时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