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24日讯】 1928年10月18日,14岁的吴清源在母亲、兄长和山崎有民的陪同下登上了由天津开往日本的“长安丸”号商船。当时,绝对没人想到,吴先生此去会在日本棋坛掀起一场风暴,开拓一片华裔棋手的疆土。
5年后,吴清源与木谷实倡导了席卷棋坛的“新布局革命”。1939年,由于最后一位世袭“名人”、“本因坊”秀哉逝世,吴清源和木谷实携手走向十番棋擂争的大舞台,也拉开了吴清源君临日本棋坛的序幕。从木谷实到高川,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当时日本一流棋手全部被吴清源打下擂台。吴先生曾自豪地说“战后(1945年以后)的日本围棋是在打倒吴清源的口号声中成长起来的。”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吴先生在日本新闻围棋头衔战出台后却没能染指“本因坊”、“名人”等头衔。196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过早地葬送了他的围棋生命。虽然他仍出现在前三期名人战中,但三次均与名人失之交臂。濑越曾不无伤感地说道:“造化弄人,清源终究没有成为名人。”1965年,在第4期“名人战”循环圈赛中,吴先生遭到了耻辱般的8连败,从此淡出棋坛一线,时年51岁。
值得吴先生庆幸的是,弟子林海峰在同期名人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挑战者,打败了如日中天的阪田荣男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名人”。随后十多年的日本棋坛被棋史家称为“林海峰时代”。即便是在木谷门弟子横行日本棋坛的八、九十年代,林海峰仍以顽强的精神频繁出现在番棋头衔战的舞台。1994年,年过半百的林先生达成了“天元”五连霸,成为首位“名誉天元”。但林海峰单枪匹马终究未能颠覆赵治勋与小林光一的霸权。
说起来有些玄妙,当林海峰渐显疲态时,王立诚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在1995年第43期“王座战”中王立诚以3比0扳倒赵治勋,夺得平生第一个冠军头衔。此后几年,他与赵治勋在名人、本因坊和棋圣战中几度搏杀,最终取而代之,成了名副其实的日本围棋棋第一人。紧跟王立诚的步伐,王铭琬登上了本因坊宝座。
比吴清源、林海峰幸福的是,如今王立诚、王铭琬不再孤单,21岁的张栩迅猛上升的势头表明,他将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目睹张栩在第56期本因坊战七番胜负中的表现,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在电脑上敲打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把这些华裔棋手当作一面镜子,今天的中国职业棋手是不是缺了些什么?(TOM.COM棋圣道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