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13日讯】 “老百姓买个笔记本容易吗!请晚报记者一定追踪到底,给咱们讲个明白。”本报前两天陆续刊登了部分笔记本电脑换“芯”一事后,不少读者关切地打来电话,希望本报记者能请明白人给讲讲这笔记本的CPU被换成了台式机CPU,到底碍不碍事儿。记者昨天又分别采访了世界头号芯片供应商英特尔,和今年3月以来推出数款采用台式CPU笔记本电脑的清华紫光有关负责人。
“台式CPU与笔记本专用CPU确有不同。”英特尔这位负责人给记者讲得非常细致:从历史上看,台式CPU诞生于1981年,而笔记本专用CPU则最早出现在1990年;从芯片频率来看,笔记本的通常比台式的要慢一拍,目前性能最好的笔记本CPU是1GP3,而台式CPU已达到1.8GP4;另外,两者的封装方式与尺寸也有很大差别,笔记本CPU要更小、更薄些。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英特尔CPU有史以来始终分有台式和笔记本专用两条产品线,因为二者在技术和工艺上的要求有相当不同,并且,如果台式CPU的英文名称是P3,那么笔记本专用CPU前面就加上mobile字样以示区别,翻译成中文就是“移动”或“笔记本专用”。至于采用台式CPU是不是笔记本发展的一个趋势,英特尔方面认为还有待商榷:“一方面,用户选择笔记本电脑最看重的是它的移动性;另一方面,在飞速增长的笔记本用户中60%的需求取向是轻薄型。这就要求技术上需格外注意电源管理、低功耗和散热,芯片的设计举足轻重。采用台式CPU或许会有市场,但不应该是发展的主流。”
昨天下午5时,在清华紫光大厦接待记者的是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曹钢。“以我们做笔记本的经验,我的感觉是这两年无论从笔记本技术本身到笔记本的各种零组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观念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曹钢面带微笑告诉记者三点事实:“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大家是认同的,而且大家都在这样制造自己的产品;二是笔记本厂商当然要考虑方方面面产品的质量问题,紫光目前的技术达到了让消费者能满意使用我们产品的水平;三是成本的降低最终受惠的是消费者,这对我国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是一个极好的消息。”紫光昨天还向记者提供了其在笔记本散热技术上的特色介绍:“在CPU上方设计了大面积的采用新型铝合金制作的散热片,将CPU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地带离CPU……在散热片上还专门设计了散热铜导管……从而使CPU产生的热量在散热片上能够均匀散发开……智能风扇技术使用传感器感受处理器温度变化,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开动风扇,为笔记本降温。”
(北京晚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