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12日讯】 7月8日,各地报纸都刊载了一位72岁老人参加高考的消息,称他创下了全国年龄最大考生的记录。这位老人年轻时曾四次参加高考并被录取,可因种种原因未能入学。今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他决心圆自己长达半个世纪的“大学梦”。
我佩服这位老者。高考对他来说,并不是为迈上人生金光大道而不得不过的独木桥,而是一次向人生理想的冲刺。但当我读到这则消息时,却不禁懮上心头。所懮不为别的,是因这高考的独木桥已经很济了,如果再加上这样一批白发考生大军,那岂不更挤更险么!要知道咱中国可是有“活到老,考到老”的传统的,一旦这消息刺激起全国千千万万没圆“大学梦”的退休或待退休老人—人家考得,我就考不得?将这个传统激活,那麻烦可大着了。应届高中毕业生,无论是三百万还是五百万,总是个常数,因为连续考两届以上的人虽有,毕竟不多,青年人总要找出路的。而这白发考生情况则不同了,因为他们会锲而不舍地考下去,今年不行,明年再来,而且这队伍还会越来越庞大。
届时,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将更为壮观,真是有扶老者有携幼者甚至会有祖孙三代相互搀扶者。而一旦过了桥,那景象更热闹了:这位与外婆同班、那位与爷爷同室,真是手足亲情融融,同学其乐无限;校园里这边是共青团活动,那边是夕阳红演出这校园里热闹了,这高校领导却苦闹了:不仅要投资给老年学员建设保健设施,还得考虑修改一系列管理制度。譬如,就拿这课间休息来说吧,青年学子十分钟就解决一切问题,而老爷爷们前列腺增生,恐怕最少得半小时。至于从国家考虑,因这高校的“扩招”步伐远远跟不上这高考的“扩军”速度,这边为缓解就业压力而提前退休人员,那边却因挤占高考份额而增加了高中生就业压力,这些变数事关全局,更不得不慎重考虑。正基于此,这白发考生事迹,新闻作作秀未尝不可,千万不能当真去宣传去倡导,否则。
但深入一想,我却自己将上述懮思解构了。即便有众多老人当起真来,那又有何可懮可虑的呢?就眼下而言,是绝不会出现上面我所设想的那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那些老人原本就过不去这独木桥!因为目前中国的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素质,还包括你过桥本身(应试)的技能;而这技能又决非一蹴即就的,它是从小学到高中费十多年功夫培养出来的。别的不说,单就语文一门,即便你是文科退休教授,也甭想蒙混过关。笔者一小文,收入多种高中辅读教材,今年还进入北京某区高考模拟试卷。但我一见围绕拙文出的选择题就眩晕,只得求解于在读高中的女儿,最终心悦诚服、甘拜她之下风。所以,除非奇迹降临,我敢保证这些老人是上桥容易过桥难。既然有这类“一卷把关,万夫难解”的考题在,那就不怕有多少白发考生了。甚至这白发大军越庞大越好,因为它将使高考产业越加红火:从高考辅读白发班到高辅读物白发版再到白发考生健脑丸益智汤等等,这既增加了“三产”内容,也使参加高考的老人生活有了新内容,日子过得越发滋润,这真是一举数得!
因此,我前半文那懮,应属杞懮,所谓对白发考生政策调整之事,待到高考改革到位,校园里真的见到“爷爷奶奶”们再研究也不迟;而后半文之喜,却属惊喜,最少各出版社老总该瞪起眼来,说不定明年就会因此发一笔大财呢!
原载 <<问题与主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