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3日讯】 (美国之音记者刘耀玲报道)英文版《天安门文件》及中文版的《中国“六四”真相》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两位英文版编者接受美国之音中文部记者刘耀玲采访时说,这本书出版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之大,他们始料不及,而中文版《中国“六四”真相》出版人何频则表示,从销售量来看,“六四”并没有被淡忘。
中文版比英文版长三倍
英文版《天安门文件》在今年一月份出版,这本书是根据编者张良提供,据称是从中国大陆偷运出境的文件汇集而成,继英文版之后还有荷兰版、德文版、瑞典文版、意大利文版等出版。中文版《中国“六四”真相》则是在英文版面世之后三个月,在四月十五日,也就是胡耀邦的忌日出版的。所有版本都是根据同样的文件,但是中文版的长度相当于英文版的三倍。
书中揭露了中国领导层在“六四”事件期间的决策过程,其中更是首次披露以邓小平、陈云及李先念为首的元老,并非按照正常的程序,而是在邓小平家中举行会议,决定撤换赵紫阳,扶持江泽民上台。
政治改革呼声依然存在
至于这本书在今年“六四”十二周年推出,有什么历史意义,编辑《天安门文件》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在接受访问时说,
黎安友说:“这是中共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这次事件强烈地表达了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民主。再度展现这次事件,是要提醒大家这一点,人民要求推行政治改革的呼声仍然存在。”
另一位《天安门文件》的编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林培瑞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我是一个学者,我认为这是一些很重要的文件,而且是空前的,对于了解十二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为什么发生这样违反人权的事件都有帮助。”
黎安友说,编者张良原本计划在两年前先出版中文版,以纪念“六四”十周年,黎安友接触过多家香港和台湾的出版社,但他们既担心这本书的销量,又恐怕盗版猖獗,于是搁置了这个计划。另一方面,有西方的出版社同意出版这本书,所以最后决定先出英文版及其他外语版本。黎安友表示:“先出英文版及其他外语版本这个策略的目的,是想世界各地的媒体制造巨大的新闻效应,引起中国人民以至领导层的注意,待市场成熟的时候才推出中文版。从吸引全世界关注,以及使“六四”成为现时中国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的角度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
中文版销量出人意外
黎安友透露,《天安门文件》相当畅销,销量应该接近四万本。中文版《中国“六四”真相》出版人,明镜出版社总编辑何频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中文版继英文版之后推出,起了相互呼应的效果。由于中文版是中文文件的原文,所以比英文版更受到关住。不过,何频说,最初他们也很担心这本书的销量,所以初版印刷的数量不多,但是销量却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特别是刚在香港发行时竟然出现抢购。他说,到现在为止,出版一个月左右,已经发行39版,共4万多套,一套书共两本,实际上卖出了八万本。
何频表示:“这个销售的情况显示出来,人们的预计是错误的,人们原来以为六四已经被淡忘了,通过这本书本身的销售情况来看,反映人们对六四这个事情是高度的关注。”
我们都低估了这本书的影响
何频和黎安友都认为,这本书的出版对中国的政治造成影响。林培瑞说:“我认为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影响,是当英文版刚刚推出的时候,中国领导层的反应,是既紧张又敏感,他们指称这本书‘编造材料、歪曲事实’。中国又严加防止有人将这本书偷运入境。北京并且在今年二月间召开了一次中央工作会议,让与会官员一起观看官方版本的“六四”录影带,要求官员表态支持中央,传阅书中部分材料作为反面材料等等,所有这些的举动都显示,这个问题在中国最高领导层当中是极端敏感的。”
林培瑞表示,最初他并不认为出版这本书会对中国政治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他说,依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原先的想法是错误的。不过,到底这本书造成多大的影响,可能还要看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后的发展。黎安友则表示,他事前已经预料到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没有想到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黎安友:“我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最初想这不过是一本书,肯定会引起一些关注,但并不一定会对中国政治产生直接的影响。不过政治的影响似乎是相当大,江泽民及李鹏似乎觉得受到威胁。我认为,这个可能与这本书在今年出版有关,因为目前正是为权力交接展开斗争的时候。”
李江也可能更加紧抱权力
至于这本书的出版会否造成负面的影响,使到江泽民及李鹏更加紧抱权力不放,黎安友认为有这个可能性。他说,这本书的出版有可能打击江、李,因为他们都试图阻止政治改革的进行。他表示,中国领导层中的保守派肯定会加紧巩固权力,不过,他说并不知道最终谁会在斗争之中占有上风。
何频认为,江泽民和李鹏在十六大可能仍然想控制相当一部分的权力。不过有一个规律,就是他们的年龄会战胜他们对权力的恋眷,只要身体不好,他们就不能永远霸占权位。
何频说:“这本书已经使新一代的政治人物意识到,六四仍然是一个丰富的政治资源,重新评价“六四”或者平反“六四”,将会凝固很大的民心,使他们比较容易在国际上引起关注,或者是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新一代的政治人物掌握更多权力的话,重新评价六四的机会就来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