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29日讯】近来,台北市打算要加以管理青少年流连网咖的时间,突然间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讨论。通常青少年之所以流连网咖,主要是上网聊天或玩网路游戏。但是,许多家长老师担心青少年过度流连充满魅惑的网咖,会不会耽误学业、习染赌博、打群架、援交、帮派、嗑药、一夜情等问题。
当然,也有人认为网路具有正面效果,例如,可以避免孤寂,满足同侪友情需求。从群体游戏的观点则认为可以增进创意、合作、默契;或甚至培养操作高科技机械的手眼并用的高超能力。从商业角度来看,上网高手似乎有可能变成网路新贵;而一般人至少也能增强上网能力与喜爱程度,让更多人成为网路商业的消费者,造就网路城市的发展美梦。
网路社会确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多元的环境,上网族群十分多样化,网路的影响也形形色色,与我们的生活脉络交错不可分。甚至网路社会比现实社会更有趣、多元、刺激、丰富;当然,它也有着与网路相关的独特问题。
其实,就像社会中充满着法律和游戏规则,我们大概不会反对马路上需要红绿灯、车速管制、系安全带;也同意公园里应禁止骑脚踏车、践踏草皮、乱丢纸屑。网咖是一个公共空间,尤其是青少年的重要游乐及资讯场所,如何维持这个空间的使用品质,自然是这个社会所关切的。
因此,我们不必以为“管理”就是一种“泛道德化”,其实任何自由都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当然“管理”的同时,应注意不要将网路和上网的青少年“污名化”。管理的项目,除了针对青少年的使用时间和方式作更合理的规范外,店面环境的安全、舒适、环保也很重要。
此外,我们亦应要求政府对电玩软体的内容尽速设立分级制度。暴力及色情的游戏内容极可能有严重的后遗症。已有研究发现网路游戏让人发泄欲望,但对伤害死亡等麻木不仁,缺乏同情与感同身受,人们不但“学习”杀人或虐待,还学习“喜欢”杀人或虐待。据报载,近来美国的“ESRB委员会”要将电玩游戏分为三级;韩国也将实施游戏软体分级,并明文禁止游戏画面“见红”。
当然,任何管制都可能流于形式,只能维系假象的表面秩序,甚至还可能沦为权力的滥用,遂行个人的其他意图。网路社会其实和真实社会一样,如果我们不学习自我的节制、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对社会共同善的关怀与追求,则再多的管制也无法挽回向下沈沦的社会。
(原载台湾大纪元周报第13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