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27日讯】 在今日的好莱坞,安德鲁-摩根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敏锐投资眼光和直觉创造力的人物,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人,摩根恰到好处地把西方人的幽默、开朗、自信和东方人的谦逊、热情、黠慧融合在一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采访摩根先生时,他正与自己的高级助手筹拍一部耗资巨大的电视电影《第四平地》,香港导演唐季礼和天津电视台制片人任乃长是他创作班子的主要成员。当摩根先生接过《每日新报》赠送的纪念品后,非常高兴,他表示一定会到天津这座美丽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
摩根先生用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说,他是1970年到香港“闯天下”的,八十年代初才“衣锦还乡”。在香港他以电影公司制片室经理和制片人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在12年中,摩根开创了香港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南斯拉夫的首次合作,他第一个将香港电影介绍到了尼泊尔、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除此以外,摩根还制作了由香港投资拍摄的国际大片《阿姆斯特丹暗杀》、《C公司的男孩们》和成龙主演的《炮弹飞车》。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通”,摩根对《卧虎藏龙》获得的巨大成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对于武侠片中国人看得很多,所以觉得《卧虎藏龙》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美国人、欧洲人没看过,10年前美国人不喜欢看这样的电影,因为他们不懂中国的历史,而现在西方连小孩子都在玩中国功夫的电子游戏,他们都相信这样的武术动作。现在美国的年轻人也都认识李小龙、成龙,他们已经逐渐喜欢上了武打片。《卧虎藏龙》开始在美国发行时,都是年轻人先去看,然后他们告诉父母这部影片不错,父母又看到报纸上说‘这个戏拍得非常特别’,然后他们也去看了,我的很多美国朋友都对我说这是一部‘特别的电影’。我们现在是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就是东方与西方电影的合作交流,这是一个难得的时机,台湾、香港在走国际拍片路线,内地和亚洲其他国家也在朝这条路上走。3年前,成龙在美国拍的《尖峰时刻》,年轻人非常喜欢看,然后美国又拍了《黑客帝国》,其中的武打动作全部是中国式的动作、香港的拍戏风格,但他们很聪明,在电影中融入了美国的味道,用美国的现代文化包装这个故事,然后美国人看时说这是我们的故事,动作也是我们的。两年后,李安在美国火了,我很开心,我觉得现在美国的年轻人喜欢看中国的电影,他们看得懂,也接受了。”当记者问到“美国人喜欢看中国电影是否只局限于那些武打动作片”时,摩根说:“不一定,你看李安的电影,有历史有感情,逐渐地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国人,我觉得现在中国文化的大门刚刚向世界打开了,向外国人展示中国的神奇,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我们美国人都应该拍些中国电影,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
在70年代,摩根帮助那些崭露头角的电影人在亚洲电影界确立地位,如吴宇森和成龙。他为华纳兄弟公司制作了李小龙的经典电影《龙争虎斗》和《死亡游戏》,树立了中美首次合作制片的成功范例。摩根启用成龙第一次在美国电影《杀手壕》中担任主角,并将成龙的《炮弹飞车》推向国际影坛。当记者问到“中国演员要走向国际应具备哪些条件”时,摩根说:“从李小龙开始,他自己的梦想就是在美国能做大明星,如果我拍的戏赚钱,美国公司就会给我机会拍美国电影,那么最佳的途径就是拍武打片。李小龙会讲英文、功夫又好,他在美国也成为了明星。成龙刚到美国时不会讲英文,怎么能拍好国际化的电影呢?他现在的英文讲得很不错了,李连杰现在也有语言上的缺陷。外国人看电影普遍接受英文,如果你的英文不好,那么观众就可能不会捧场。3年之后,我认为一定会有能说英文的中国演员在美国走红,我还不知道是哪个,但肯定不是香港和台湾的,而是内地的。”
摩根先生的电影集团目前正在上海兴建电影摄制基地,他也准备在中国大展一番“拳脚”,然而当记者问他准备如何在中国发展时,这位好莱坞的“无冕电影大使”却显得很谨慎,他说:“我觉得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3年后再来看,电影的拍片方法和模式都会产生变化,那时也许我还会更加明确自己该怎么做,怎么与中国电影合作。”说完,摩根露出了他那东方式的狡黠微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