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25日讯】 由小泉纯一郎领导的日本自民党政府上星期间发表一份经济改革报告书,对如何振兴低迷的经济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理念。其主要措施有如下几项:一、在三年内解决银行的坏帐问题;二、在未来两三年内允许经济处在0-1%的低增长状态;三、推行公共企业的私营化;四、研究将国营的邮政储蓄体制私营化。
小泉以有悖于日本传统政治的理念和方式出任自民党掌门人和日本首相,他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执政方式,令自民党的主流派担心会把日本的政坛搞得一团糟。小泉的上台对自民党的执政地位是坏事还是好事,现在要下定论固然言之过早,可是,他的施政方针的确有其自成一格之处,这次出台的经济改革计划就是一例。
自从80年末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换了不下整十个首相,可是,他们所执行的都是一套换汤不换药的手法—投下大量资金,推动公共建设,刺激民众的消费意愿,谋求经济复苏。这种方式倒也可产生一定的效果,经济确实曾有起色,可是,好景却都昙花一现,最后终归萎靡不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是一种皆大欢喜的方式,不伤害到当权者的既得利益,也没有动到要害之处;当然,推行的结果,等于是扬汤止沸,徒然浪费了纳税人大量的金钱,最终却如泥牛入海。
无可否认的,小泉这次的手术是直指病灶的中心—银行坏帐。目前估计,日本的银行坏帐少则有5500亿新元,多则可能达2万1000亿新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大笔坏帐就像人的血管中的胆固醇一样,阻止血液的畅通流动,不加清除,无法使经济顺利运作。小泉所采用的消除坏帐手法并不新,他限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银行清理不了坏帐,则由一个新成立的机构把坏帐和抵押品一起接管过来。这和90年代期间美国处理坏帐的方式相同。
不过,不论是清理坏帐,还是公共企业私营化,这里头都有很大的风险,首先是政治和社会风险:一旦清理坏帐,不少企业将倒闭;同样的,私营化之后,企业按市场经济走,势将采取精简政策。这种状况都将把大量的冗员推出市场,严重的话将会增加数十万的失业生力军。当这种局面出现时,自民党必然要面对民怨沸腾,票源流失的风险。
再者,坏帐在过去为何清理不了?日本经济为何存在着严重的中央集权现象?私营化步伐为何十分缓慢?这是因为受影响的企业中,不少都有既得利益关系,包括不少执政党的金主和金库。如不是下不得手,就是下手之后面对重重阻力。
小泉这次推动改革,无疑是符合市场规律办事,只是他能推行到什么程度,这还要拭目以待。初步看来,它所产生的效果是先置之于死地而后生,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将使日本的经济处在一个重大的调整阶段,人们很难预期它能有太高的经济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内,日本经济进入衰退期几已无可置疑,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日本政府已作好迎接低增长时代到来的心理准备。
日本政府在今年5月间发表《面对21世纪对外经济政策挑战》白皮书,承认日本在21世纪到来的时刻已失去领导亚洲经济发展的地位,这无形中承认日本是“雁行结构”中的“带头雁”理论已告破产,这次小泉对日本经济动大手术,事实上也将使日本在经济竞赛中更为放慢了步伐。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本的经济规模和沉淀毕竟不能忽视的,只要它改革得法,不出几年,它并不难在世界经济竞技场上浴火重生。
原载《联合早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