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20日讯】 经济学人杂志线上版报导说,数据显示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成长正加速减缓,然而这三大经济体却各有苦衷,都不敢贸然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避免经济走入衰退。
原本指望目前经济走缓只是短期现象,但不利的数据接踵而来,令人失望不已。
据《经济日报 》报导 , 日本的情况最严重,因为执政者似乎根本无计可施。经济专家几乎一致预测,日本经济成长率将接近于零。企业继续删减投资计划,随其他国家经济减缓,出口持续衰退,且调查显示消费者仍无意扩大消费。第二季经济成长率可能再度负成长,也就是说,日本经济即将达到理论上的衰退标准(连续两季负成长)。
日本政界要求日本银行(央行)购入更多公债,或对扩大外汇市场进行未经冲销的干预(释出日圆但不到货币市场藉出售公债冲销)来宽松货币,但日银坚持,货币政策必须配合政府结构性改革才会奏效。
欧洲的处境较佳,但也面临产值成长减缓的现象。欧洲中央银行已把今年欧元区的成长率由2.6%到3.6%降为2.2%至2.8%左右,上周又预警,国际不利环境下,这项预测可能仍嫌乐观。
欧洲也同样在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欧元区经济走缓,应降息以因应,但欧洲央行的主要任务是避免通货膨胀。欧元区5月通货膨胀率比一年前上扬3.4%,高于4月的2.9%,更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0到2%的目标区间。
欧洲和日本最担心的,不外是美国经济可能由走缓转为衰退。由数据看来,美国经济走势仍不明朗。美国上周公布的5月工业产值衰退0.8%,较去年同期衰退2.8%,产能利用率为77.4%,是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准。制造业明显受到各方面经济需求下滑的冲击。需求下滑意味接单减少,库存增加,导致减产和裁员。令人费解的是,美国消费者仍在不景气声中持续消费。消费者信心虽下滑,但实际消费并未转趋保守。
因此,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也面临抉择。Fed今年以来五度降息,预料在本月26日和27日举行的例行会议上,会宣布进一步调降利率。不过,像欧洲央行一样,Fed也面临通货膨胀的隐忧。
上周发布的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扬0.4%,较去年同期上扬3.6%(不过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物价指数仅上扬2.5%)。葛林斯班本月曾表示,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短期不大,但他深知,过去Fed经常有失算的时候。
1980年以来,Fed每次藉降息宽松货币时,物价大多随后上扬。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实在没有理由乐观认定葛林斯班这次的判断会比往年高明。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