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1月29日讯】在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了解到,今后五年我国将投资2.8亿元加强东北地区的湿地保护工作,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据新华社介绍,目前有关省市区林业部门正会同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和水利、农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着手进行嫩江、松花江泡沼湿地资源调查,确定湿地保护范围,对已经开垦挤占的湿地制定退田还泡、退田还沼规划等工作。预计今年将提出可研和初步设计,等有关部门批复后逐步实施。
松花江流域泡沼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松花江流域泡沼湿地主要分布在嫩江中下游、和三江平原地区。建国初期,嫩江下游与松花江汇合处以北的大安、肇州、大庆、泰康之间,东西约50至60公里,南北约170到180公里内均为湿地,乌裕尔河、讷谟尔河、雅鲁河下游、霍林河、洮儿河流域也分布着大面积湿地和湿草地,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其中各类湖泊泡沼面积0.31万平方公里。目前,本区湿地已经减少70%左右,湿地仅存约0.65万平方公里。
据松辽委负责人介绍,加强泡沼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无论对防洪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湿地对江河洪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又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同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加强东北地区的湿地保护工作,主要是松花江湿地情况调查(边界、面积、湿地、类型);恢复湿地(移民安置、土地恢复);河流发源地调查研究、保护区的划定及保护;建立湿地检测与保护系统;开展湿地科学研究等。对已经被围垦开发的湿地,逐步有计划地退田,恢复湿地。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同时采取工程措施,恢复一批已经退化的湿地,使其发挥生态功能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