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6月10日讯】中国5月首次试射一种称为“鸿鸟”的空射型巡弋导弹﹐据说能和美国“战斧”导弹一较高下而惊动美国军界。
据澳洲日报报道﹐据悉中国目前已掌握成熟的陆上发射巡弋导弹能力﹐并初步掌握水上和潜射的发射能力﹐若美国情报属实﹐中国将进一步跨越到空射巡弋导弹的实力﹐对反击美军将更有把握。
中国时报引述华盛顿时报报导﹐对中国武装熟悉的军事专家称﹐近几年大陆在发展巡弋导弹上略见斩获﹐为美国媒体提供营造“中国威胁论”的素材。祂们说﹐陆上发射巡弋导弹的技术不难﹐但要跨越到海上、空中及潜艇发射﹐难度就非常高﹐但这条转型的艰辛之路一定要突破﹐否则难以抗击远在千里外的美军。
熟知内情的人士指出﹐中国发展巡弋导弹的过程与外国略有不同﹐先从陆射跨越到水上和潜射﹐主要是中国早具备从水下发射弹道导弹能力﹐但因空中运载平台太弱﹐以致于最后才轮到研制空射型巡弋导弹。外电称中国试射的空射型巡弋导弹﹐是由一架“轰六”型轰炸机挂载发射﹐一位精通解放军装备的专家说﹐目前大陆也只有“轰六”丁型轰炸机具备此能力。
该机是仿俄国“图-16”型中程轰炸机研制而成﹐最初设计就是空射核弹﹐且其运载量达六吨﹐具备运载巡弋导弹能力。另外﹐经过改良后的“轰六”丁型轰炸机﹐一九八一年试飞成功﹐亦能挂载C601和C611型反舰导弹。这次外电报导称“轰六”也开始能空射巡弋导弹。
目前中国最新型具有轰炸功能的战机是“飞豹”﹙歼轰7﹚﹐目前配属在海军航空兵﹐它挂载的武器是以反舰导弹C801和C802为主﹐估计不具备发射巡弋导弹的能力。专家研判这可能和该机乃新的机种﹐不宜做过多或其祂新的尝试﹐以成熟的“轰六”为试验是稳当的做法。外电称﹐“鸿鸟”是集俄国KH-55、美国“战斧”和以色列导弹之大成﹐其中“战斧”的技术是中国在美军中东几次战役攻击未爆中秘密取得。
这种说法确实有其根据﹐北京的军事专家透露﹐中国的导弹技术师承俄国﹐至今仍无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如中国近年推出不少新型反舰导弹﹐但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老大哥帮忙﹐引进“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为反击美军预作准备﹐即可看出大陆发展导弹的基本格局。
可以说﹐中国如果真有空射型巡弋导弹﹐其精髓不脱俄制KH-55A/B型导弹﹐而这种导弹采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发射﹐射程达三千公里﹐圆概率误差约一百五十米﹐和美国的“战斧”确实有拼。
北京军事专家说﹐外界早从七、八年前起猜测中国研制巡弋导弹的进度﹐并多以权威性高的詹氏期刊为依据﹐推论中国从一九七七年着手进行巡弋导弹的研制工作﹐并以“X-600计划”为代号﹐研发大本营设在俗称的“海鹰院”﹐中国早期反舰导弹主要出自该院之手。
据悉﹐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制约下﹐中国发展巡弋导弹先以射程六百公里的短程“鸿鸟一号”为主﹐动员人力虽不及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般轰烈红火﹐且在极机密的保防下进行。一位专家透露﹐中国军方高层回忆当年决定发展巡弋导弹乃“前瞻之举”﹐再晚十年将无力在战术上反击美军﹐还好目前累积一定的基础经验。
据悉﹐射程达一千五百公里的“鸿鸟二号”巡弋导弹已于一九九六年服役;“鸿鸟三号”射程更扩及二千五百公里﹐但这些发射技术多以陆基型为主﹐准备向水上、潜射乃至于空射型过渡。(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