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29日讯】看一场戏对观众来说或许只是一段时间内的一次性劳动,而对于演员来说,就意味着在几十天的演出期间,几十次地重复劳动。我一直纳闷儿,话剧演员靠什么来保持状态。莫非他们有绝招或秘方或行业传下来的什么不为人知的诀窍。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结论却是否定的。
这是我的工作
这是我的工作。这一点是众口一词的答复,而且他们都对此问题颇为惊异。大腕濮存昕认为,这就如同吃饭,六个小时了,肯定就得吃饭了,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事情。因为喜欢表演所以选择它作为职业,这一点是基本的职业素质。只要你真喜欢这个职业,不可能到时进不了状态,但如果你的兴奋点不在这儿,或许演出会受些干扰。以前的老演员们下午4点就到剧场晃了,为的是再感受一下人物,进入角色,散场后一个小时还不离开后台,为的是回味一下。哪像现在,一演完5分钟就都走了。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演员吴刚把自己钟爱演戏称为“贱骨头”,说难免有烦心事儿什么的,但大幕一拉开,自己一上场,什么都忘了。他还是把这个问题归结到责任心上,看来职业道德素质与责任心是几十次重复劳动毫不懈怠的必备保证。有些话剧对演员体力要求很高,正在上演的《狂飙》中,田汉的扮演者辛柏青在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90%的时间均在台上跑、跳、说,每次皆大汗淋漓,他自己也承认很累,却对能否顶下来毫不迟疑地认为没问题,而且能保证激情迸发。“演话剧对年轻演员十分有易,很炼人,机会难得,当然得加倍努力”,他的话代表了年轻演员的普遍心声。
其实这样确实辛苦
良好的职业素质与道德是每一种工作必备和必需的,只是演员的职业有些特殊罢了,但每天重复劳动绝不是轻易一句态度和职业道德就能让人体会他们背后的辛苦的。徐帆在中国新年期间演《风月无边》时连续发烧,38度的高烧让徐帆“只能叉着腿站着”,她形容自己“简直不像一个女的,真对不起观众”。
也许我们认为一样的台词天天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演员们却称乐在其中。看来给话剧演员“提神儿”的还真不是什么绝招秘方,是对事业的热爱与责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宫雪花演技贫乏造作 赵本山痛说“外遇” (5/25/2001)
- 话剧《狂飙》:实力不俗的八位男配角 (5/18/2001)
- 田汉让我顿悟 辛柏青: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5/13/2001)
- 丁证霖:“样板戏”是法西斯专制产品 (5/12/2001)
- 京城话剧卷《狂飙》“四大美女”说田汉 (5/11/2001)
- 杨紫琼高价邀剧本 (5/11/2001)
- 辛柏青借田汉之光点亮人生 (5/10/2001)
- 她演母亲我满意–田汉长子看好朱媛媛 (5/10/2001)
- 演话剧触景生情 十七岁中学生步兄长后尘自杀身亡 (5/10/2001)
- 赵本山﹕演话剧我心里没底 (5/9/2001)
- 庆祝劳动节 纽约工人和移民争权益 (5/2/2001)
- 下岗工人千千万 朱镕基观剧《父亲》为下岗工人打气 (5/1/2001)
- 中国影视界流行“上阵父子兵” (4/23/2001)
- 杨立新﹐演小人物也同样出彩 (4/19/2001)
- 话剧《他和他的外遇》宫雪花”点杀”濮存昕当情人 (4/18/2001)
- 众大腕联袂出击新版《霓虹灯下的哨兵》 (4/13/2001)
- 任鸣:最想排爱情戏 (4/6/2001)
- 痞子蔡笑看话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4/6/2001)
- 刮完痧后访朱旭 (3/29/2001)
- “人艺”“实验”都演鲁迅 (3/2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