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22日讯】中国时报报导,陈水扁总统此行过境纽约,虽然仅有两天两夜,并在默契之下刻意谨慎、低调,但仍成为国际媒体的聚光焦点。阿扁总统现身曼哈顿所造成的人潮轰动,以及吸引纽约各方关注,决不亚于任何一位国家元首造访,而他还只是过境而已。从台湾要走出去的观点来看,陈水扁首日在纽约已收足国际宣传功效。
华府是美国的首都,而纽约却是世界的首都。相较于华府政经军的硬性特色,以及西岸洛杉矶偏走娱乐消费的软性诉求,纽约糅合生冷火热的繁华复杂特质,使得这个世界之都的任何动静,随时都凝聚了世界各国媒体的注目与报导。陈水扁过境纽约,在百家杂流媒体的报导下,已经跃出传统的政经报导,成为具有街谈巷议的丰富材料。
廿一日在华尔道夫饭店前公园大道与第五十街上,川流不息的东西方媒体,操着各国腔调的英语,每个新闻专业各取所需,主流派的美国三大电视网、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及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长驻联合国的各国媒体都浸入这场新闻热潮,德国通讯社、日本共同社、墨西哥通讯社亦躬逢盛会。
有趣的是,此间非主流派的媒体如“村声”,乃至于纽泽西的乡镇社区报,到纽约大学新闻学系的实习课堂,都把所谓的台湾总统陈水扁在北京压力之下过境纽约,认为值得观察、报导、研究的有趣事件。陈水扁在纽约现身所引起的话题与曝光层面,已超出传统外国元首造访的格局。
一位来自波多黎各的计程车司机在廿一日傍晚要载客时,特意要避开华尔道夫饭店,因为他事先知晓来自台湾的总统要来纽约,到时候那里会很“crazy”(忙乱)。问他怎么知道陈水扁总统要来纽约,他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样的消息,我怎么不会知道?”
虽然仅是过境纽约,但是陈水扁的名字已经从英语的幅员,扩及到日语、西语、德语的版本上。穿西装的纽约客在地铁车厢里,读着纽约时报关于陈水扁的新闻,在布鲁克林的小咖啡馆里,收音机则播放着叩应听众在埋怨:台湾总统要来纽约就来嘛,吵什么吵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