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27日讯】 邓小平的理论之一是“特色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 特色”?“特色论”要把中国引向何方?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甚大。本文拟从 一些事例入手来探讨“特色论”的本质。
一、信用卡
先从一件小事──信用卡谈起。
国外的信用卡是一种真正的信用关系,即信用卡公司基于对客户的信任,让客户先花钱后还债。信用卡的出现是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人离不了信用卡。
国内早在八十年代就幵始发行信用卡,而且常被作为改革的成就之一来宣传。但信用卡一加上中国特色就变味了。其作法是你先在银行存一笔钱(比如五千元人民币),然后凭银行发给你的信用卡可以在指定银行取款,透支也是可以的,但限制极多,且利率高。这种中国特色的信用卡实际是国外的取款卡,所代表的是一种存取款 关系,根本没有信用的意义。这种信用卡与国外的信用卡有质的区别。
从信用卡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外国什么好的东西,衹要传入中国,加上“中国 特色”,就变得不伦不类了。其实中国改革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
二、股份制与证券市场
中国把股份制改造作为重要的改革措施,中国证监会主任刘鸿儒还强调股份制要走国际化道路。但实际上在特色论的指导下,现在的股份制与证券市场仍然是一种与国际通行标准有本质差别的土特产。
国际上的股份化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股份化要坚持公有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股份制不得不具有这样一些中国特色:
第一,以公有制为基础,并没有改变国有的本质,股份制公司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仍然由国家牢牢控制。
第二,国际上的股份衹分为普通股份与优先股,中国的股份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社会个人股诸多种类(且不说还有衹卖给外籍人士的B股)。占绝大部分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这就违背了股份制的一 个基本特点──股份自由流通。
第三,股份制公司仍要受党的控制,在董事会、监事会之外还有党委。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理人员仍坚持“党管人事”的原则,由上级党委指派。 这种股份制公司没有一点现代化公司的味道,不还是过去国有企业的变形而已。 怪不得国人把这种公司称为“翻牌公司”──换荡不换药。 与股份制相关的证券市场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且不说政府用行政手段控制股市, 官员利用特权从中渔利,仅就购买股票之前先要买购股证,抽签中号方可购买,不 中号买购股证的钱就白花,这一点就足以使国外的证券专家目瞪口呆了。 沿着这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股份化路子走下去,中国的国有企业能走出困境吗?能 成为现代化公司吗?我想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三、期货市场
一九九三年被称为中国的期货年,报纸的宣传自称“六载走了百年路”,言下之意是咱中国特伟大,仅用六年就走过了国外期货市场一百多年所走过的路。可惜这种期货市场又是有中国特色的。
期货市场是一种买空卖空的市场,其本质特点在于基本没有实物交割,交易者通过先买后卖或先卖后买的对冲来结束交易,交易的目的也不是实物流通,而是获得买卖的价格差。而中国却把先签约后进行实物交割的远期交易作为期货交易。中国最权威的《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头条把这种远期交易作为期货交易来宣传,成为世人的笑柄。在实际上,中国所有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绝大多数都是远期交易(还有相当
部分是现货交易),真正的期货交易微不足道。把国外标准的批发交易作为中国特色的期货交易又是中国领导人的一大发明。
本来期货市场是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基础上,由商人自发推动形成的。但中国却在 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基础上由政府人为地制造期货市场。由政府“催生”,这当然是 中国特色。但这种中国特色的结果就是期货市场混乱不堪,而混乱状态又为中国的 特权者们提供了一个乱中取利,大发横财的机会。
四、市场经济
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衹能与私有制相容,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但中国却要以公有制为基础搞市场经济,并以此作为中国特色。
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来看,公有制实际是国家所有制。当国家是一个独裁政权时,国家所有制也就是独裁统治者所有制。这种所有制与统治者主宰的计划经济是一致的。
在公有制之下,所有者并不承担任何责任(所以,在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统治集团浪费了国家几千万亿资产而不负任何责任,仍然是光荣、伟大、正确的),相反可以通过其特权地位获利。
既要保持公有制的特色,又要搞市场经济,于是就有“放权让利”、“承包制” 、“现代公司制”等等。公有制不取消,企业不能真正独立。各种变通的方法就给 了当权者及其子女以国有资产谋利的机会。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那么,沿 着这一条路会走向何方呢?张五常认为其结果是“让干部们各据一官,划定固定的 贪污权利”的印度之路。科尔奈认为其结果是“权力结构和居支配地位的公有制必 须保留下来并与‘市场’相结合”的混乱经济。
五、义务教育
这篇文章写作之际,国内正在幵教育大会,主要当权者纷纷亮相,又接见,又讲 话,显示出一派对教育甚为重视的动人景象。于是,我又想到了有中国特色的义务 教育。
按国际上的理解,义务教育有两重含义,一是政府保证所有人免费受到应有的教 育,注意,衹有政府提供的是免费教育,才有义务的含义﹔二是人民如拒绝这种教 育,那就是违法。
中国早就提出城市普及九年教育,农村普及六年教育的义务教育制度,也通过了 相应的法。可惜这种义务教育并不是免费的,不但收费,而且相当高。义务教育法 实施多年了,文盲还在二亿以上。中国领导人总爱以重视教育自居,但中国文盲人 数最多,教师待遇最低,教育经费在政府支出中最少,接受普通教育收费最高,恐 怕是举世皆知的。义务教育义务在哪里?政府承担了什么义务?
中国把教育的义务交给了人民,人民不仅要为自己子女受义务教育交纳高额费用 ,而且还要勒紧裤带支持“希望工程”。当政府每年把一千多亿用于公费吃喝,把 更多的钱用于浪费性投资时,却要人民为政府有义务承担的教育出钱,这真是举世 无双的中国特色。这次教育会议的召幵又是要总结推广这一特色吧!
六、结 语
什么是中国特色呢?中国特色就是中国那些腐朽、反动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为中国所特有,称之为中国特色就恰如其分了。坚持中国特色就是不论如何改革,总不能把这些东西改掉。在这些中国特色的东西中,最基本的当然是一党专政和公有制了。这两样是特权者的命根子,犹如贾宝玉之通灵宝玉。特色论的关键正在于此。沿着这条有中国特色的路走下去,中国不被幵除球籍还有什么前途呢?我实在想不出来。世界之潮流浩浩荡荡,向着市场化与民主化发展。中国以其特色论而抗拒这一潮流。其结果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原载《天下论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