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物】 司马璐:中共建党人之一的沈定一

司马璐

人气 75
标签: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5月20日讯】 沈定一

有一位美国研究中国革命史的专家萧邦奇(R.KEITH SCHOPPA),于九十年代初写了一本《血路——革命中国中沈定一的传奇》(BLOOD ROAD THE MYSTERY OF SHEN CINGYI IN REVOLVTIONARY CHINA)萧邦奇教授从事沈定一的研究,是一项冷门专案,所以他在序言中特别感谢家人的支援,令我十分感动。

沈定一(1883-1928),字剑侯,又名玄庐,浙江萧山人。清末时先后任云南广通知县、武定知州、省会巡警总办等职。因协助同盟会发动河口起义,被清廷通缉,逃到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参加同盟会。一九一零年回国后联络革命党人,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时为上海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后被推为浙江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被通缉。他又逃到日本,潜心研究各派社会政治学说,尤醉心社会主义理论,一九一六年回国,当选为浙江省议会会长。

沈定一是五四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一九一七年,他积极回应胡适、陈独秀提倡的文学革命。沈定一所写的诗都是白话诗。他当时常为《新青年》,写稿,又主编《星期评论》,这两份杂志都对五四发生过重大影响。

中共最早的五十九个党员之一

一九二零年五月,中国最早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参加的有陈独秀、李达、李汉俊、沈定一、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沈雁冰等八人。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共第一次成立会议时有十三人参加,代表全国五十九个党员。沈定一就是这五十九个党员中的一个。当时的沈定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十分狂热,他不仅为初期的中共活动提供大量捐款,而且介绍自己的儿子沈剑龙和儿媳杨之华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又按排他们到上海在沈定一的《星期评论》工作。小俩口子原是按旧式婚姻成亲的,婚后很不美满,杨之华独自回到萧山老乡,她的公公沈定一很同情她,就鼓励杨之华再去上海读书。

一九二三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合作,沈定一以共产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成为所谓“跨党份子”,并于同年随孙中山访问苏联。

由于沈定一的家族原是浙江的大地主,富甲一方,加上他自己又在云南做过官,有关他的资料都说他当年毁家抒难,赞助革命,其中一次捐款两万银元。

沈定一同时是一位诗人,他的诗写出了他的革命情怀,诗中写道:

两万两黄金抖手不见踪影
只为那余勇可贵。

儿媳妇杨之华瞿秋白结婚

一九二四年初,杨之华进入由中共党人主持的上海大学,也同时正式入党。杨之华第一次在上海大学出现时,全校师生为之轰动。包括几位著名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如恽代英、邓中夏、张太雷等都惊为“天仙下凡”,他们对沈定一开玩笑说:“你的儿媳妇真是一位大美人!”

杨之华在上海大学选读的是社会系,系主任是瞿秋白,据杨之华的回忆中说,一九二四年一月,她初见瞿秋白,瞿的仪容谈吐就深深打动了她的芳心。

一九二四年五月,孙中山的苏联顾问鲍罗廷运约杨之华到他家中作客,并谈些中国妇女问题,杨之华入座时,眼睛为之一亮,原来另一位客人就是风度翩翩的瞿秋白。瞿对杨说:“鲍顾问今天请的是你,我是来当翻译的。”

杨之华和瞿秋白开始谈恋爱了,杨之华的丈夫沈剑龙把情况报告给他的父亲,沈定一对儿子说:“现代的妇女自由恋爱是对的,你应该面对现实。而且我知道,你的媳妇儿对瞿秋白同志崇拜已久了。”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七日,上海《民国日报》的头版,两条启事并排刊出,前条是“沈剑龙、杨之华离婚启事”,后条是“瞿秋白、杨之华结婚启事”。次日新闻中,还报导了沈剑龙亲赴瞿杨婚宴道贺的消息。当时被传为革命浪漫主义的佳话。

在左右夹攻之中

沈定一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鼓吹反左,被共产党严重警告,而在同一时期内,国民党内力主联俄容共的廖仲恺,也在国民党内成为怨责的物件。

一九二五年二月,孙中山逝世,八月,廖仲恺被刺身死,沈定一写了一幅悼廖仲恺的挽联:

上联是:“不招人忌是庸才,滚滚红尘,那有闲情向休咎?”

下联是:“能破天鹭非枉死,堂堂白日,全凭正义作光芒。”

这幅挽联中,沈定一对廖仲恺之死有猩猩相惜之感。

不久,沈定一在一个集会中被国民党的极端反共份子打了一顿。

沈定一又用诗写出了他的愤慨:

狂情把酒烧,
天上星摇,
地上山摇,
手上杯摇,
思也难熬,
怨也难熬。

被开除出党,又被暗杀

一九二五年一月,瞿秋白、杨之华双双参加了中共四大,瞿秋白当选中央委员,杨之华被任命为妇委主任。当时杨之华被称为中囯共产党最美丽、最干练的女同志。而在这同时,当年,赞赏与培植杨之华的,她以前的公公沈定一在党内被称为右倾与反党,被开除出了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四月,杨之华在中共五大当选为中委,她是中囯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同年八月,瞿秋白成为继陈独秀以后的第二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两个月后,被称为左倾盲动主义下台。

这时国共全面破裂,暴乱、屠杀、报复……全中国陷于一片白色恐怖,赤色恐怖的双重恐怖之中,一个知识份子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以外,几乎没有自由的生存空间,沈定一辞了国民党的官,又著文批评国民党,也批评共产党。共产党说沈定一是伪君子,是最险恶的敌人,国民党说他包庇共产党员,沈定一在左右夹攻下回了浙江老家。

一九二八年,沈定一决定按照自己的理想,在他自己的家乡办一个自治实验区,为穷人服务,有无息贷款和免费医疗等,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扬言,沈定一是个大野心家。同年八月二十八日,沈定一被刺身亡,谁是凶手,国共双方都无人追究。

沈定一为何被暗杀,是谁杀的。一九九三年,萧邦奇教授曾经亲自到中国浙江省萧山县,找到沈定一的儿子沈剑云和孙子沈忠良,协助他深入调查。他想为中国历史的一段空白寻求答案。没有结论。

诗人、政治家、怪杰

沈定一是一位诗人、政治家,又是革命怪杰。他的浪漫主义大过政治气质。他为了追求革命,捐输了全部家产。他具有诗人的自我陶醉,艺术家的自大狂,赌徒的孤注一掷的性格,为了坚持,他不惜舍身以赴……他的身上纠缠着自我矛盾,我们怎样评价这样一位不大不小的历史人物呢?

有人写沈定一是机会主义者,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沈定一的传奇》作者美国汉学家萧邦奇说,沈定一是二十年代中国政治的精英人物。

有人和早年杨之华的说法一样,认为沈定一是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沈定一的政治生涯短暂,他像一颗流星,从天空疾驰而过,然后变成一粒陨石,在中共建党八十周年的今天,这粒陨石,中共一大五十九个党员之一的沈定一,当年的狂放,思路的复杂,过程的曲折,结局的悲惨,在二十年代初中共成立时,中国知识份子的迷惘、彷徨、绝望,颇有一定的代表性,著名左翼文学家茅盾(即沈雁冰)也是中共建党时五十九个党员之一,他曾经用小说《追求》、《动摇》、《幻灭》写出了类似沈定一的故事。

一个个悲剧收场

瞿秋白、杨之华夫妇,在政治风浪中也一再受到冲击。

一九二九年,在苏联的肃反运动中,瞿秋白在莫斯科一度受讯。

一九三一年中共六届四中前后,新老留俄派斗争激烈,瞿秋白、杨之华为了逃避党内是非,藏身鲁迅家中。

一九三五年,瞿秋白被国民党逮捕处决。瞿临死前,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感到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担任共产党的领袖,完全是“历史的误会”。

一九六六年,中国文化大革命起,中共出版《讨瞿战报》,对瞿秋白鞭尸。杨之华受到长期折磨,她在受审时屡次被迫交待:“你为什么做反革命沈定一的儿媳妇?”“你为什么和叛徒瞿秋白结婚?”天啊,杨之华如何能说得清楚。杨之华还有一条罪名是,她早年写过一篇文章说沈定一是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据杨之华的女儿独伊(与沈剑龙所生,也是沈定一的孙女)回忆说,杨之华在狱中不断受鞭打、毒刑、呼号,渐渐地叫不出声音了,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日断气。

这段沈定一、瞿秋白、杨之华三人之间的历史故事,到此结束。

一个政治人物的历史地位,是喜剧的角色,还是悲剧的角色,或是悲喜交错的角色,往往不是能由自己个人的意志所能定位的。此所谓往事如烟,世事如戏,人生如梦。其实,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政治生涯也和沈定一一样,像一片浮云,灿烂一瞬间,到头来都以悲剧收场。

──原载《北京之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苏绍智:中共应实事求是地对待建党八十周年 (5/20/2001)    
  • 潘群:从“文革”﹑“六四”到“镇压法轮功” (5/19/2001)    
  • 北京知识界的时髦话题﹕暗讽江泽民腐败 (5/19/2001)    
  • 纽约大陆民运人士将举行纪念六四烛光晚会 (5/19/2001)    
  • 李鹏到访 柬埔寨再要求经济援助 (5/19/2001)    
  • 布莱尔谈NMD及中美撞机事件 (5/19/2001)    
  • 李鹏访柬埔寨 朱镕基抵泰国 (5/19/2001)    
  • 台商资金到位 一切任中共宰割 (5/19/2001)    
  • 美国会拟成立委员会监控中共人权 (5/19/2001)    
  • 人民币恐贬值 北京舆论放风声 (5/19/2001)    
  • 顾氏共产党栽赃定律:中共八十年党史就是一部血腥栽赃史 (5/19/2001)    
  • 无法忍受中共迫害 西藏僧尼投河自尽 (5/19/2001)    
  • 张先梁 : 对中共申办奥运大声地说“不!” (5/19/2001)    
  • 外来物种入侵威胁大陆生物安全 (5/19/2001)    
  • 美等待中共对有关农业津贴回应 (5/19/2001)    
  • 李登辉将不再有机会访日 (5/19/2001)    
  • 吴稼祥: 五年一次的仪式--什么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 (5/19/2001)    
  • 【纪元专栏】曹长青: 殖民统治下的西藏 (5/19/2001)    
  • 伍凡: 法轮功与中共斗争的由来及其发展 (5/19/2001)    
  • 中共﹕大陆城市化水平二十年后增至六成 (5/18/2001)
  • 相关新闻
    中共﹕大陆城市化水平二十年后增至六成
    伍凡: 法轮功与中共斗争的由来及其发展
    【纪元专栏】曹长青: 殖民统治下的西藏
    吴稼祥: 五年一次的仪式--什么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